查看更多

timg-(2).jpg

孙建设:扎根太行深山助农扶贫

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顺平县,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林果产业。几乎同时,河北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太行山区,把最新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1982年,孙建设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后,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致力于山区开发。几年后,他担任了保定市顺平县苏家疃村“编外村长”。

timg-(3).jpg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 科技兴茶富茶农

近年来,安化黑茶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湖南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助力安化及周边县市区茶农脱贫致富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让黑茶崛起底气足黑茶是湖南的传统优势产品,也是最值得深度研究开发的“健康茶”。早在明万历年间黑茶就被定为官茶,产量为世界第一。

1.jpg

“蔬菜院士”李天来:为北方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新华社北京7月 8日电题:和蔬菜“说话”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的“棚菜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方智远评价说,李天来院士利用其日光温室节能设计理论和方法,研制出日光温室节能设计软件,研制出辽沈一代、二代、三代日光温室,特别是平地单栋、双连栋和坡地单栋系列第三代高效日光温室。赤峰市农业推广研究员岳玲对李天来的棚菜技术非常有感触:“李天来帮助赤峰地区实现了日光温室从无到有,现在已有约170万亩的规模化种植。熟悉李天来的人都知道,但凡是农民打来的电话,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否相识,李天来都会耐心地接通解答。

timg-(4).jpg

金黎平:誓把“土蛋蛋”变成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2017年6月份,我国马铃薯圈里被一则新闻刷屏了:马铃薯专家金黎平捐赠50万元,贵州毕节市政府配套50万元,共同成立了“毕节市慈善总会·金黎平·毕节助学基金”,资助毕节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圆上学梦。

查看更多

图片7.jpg

周忠和:推动科普科幻创作

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理事长,为推动科普科幻创作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并组织编写或发表了若干有影响的科普作品;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他有关“改善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政协发言以及牵头的相关重点提案、在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国家科学评论》的副主编,他积极推动国内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他还大力倡导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教育等,联名签署《“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倡议书》,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timg-(4).jpg

支修益:专注于肺癌诊治

20年来,在各级学会协会领导下,团结全国胸外科和肺癌领域专家共同打造了肺癌防治领域、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新药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平台。如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中国控制吸烟学会肺癌防治分会、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肺癌学组、中国医促会肺癌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和科普宣传,编辑出版了九部针对肺癌防治和科普著作,发表了数百篇针对控烟与肺癌防治的科普文章。近三年来,在世界癌症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和国际肺癌关注月等主题宣传活动中,组织全国肿瘤专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科普宣传活动。

王韬:创造了医学科普新模式

从事医学科普,应急传播,灾难医学传播工作,是国家海上突发事件咨询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中国科协辟谣平台专家。开展应急传播科研攻关和应急科普创作研究。团结全国20余个省区(包括新疆和西藏)的300多位专家建成科技志愿者团体——“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品牌。主创全国首部急救科普纪录片《急诊室故事》,探索创造了“原位、实时、在线”的医学科普新模式。提出“科普学术化”理论和“医学传播学”学科构想,建立中国医学传播教学联盟。探索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创立“智慧医典”大数据平台。

侯建民:多年致力于地震信息社会服务工作

通过多年持续努力,建成了由侯建民牵头负责的地震新媒体平台,包括地震速报客户端(130万用户)、中国地震台网云平台网站(年度访问量1亿次)、地震速报微博(粉丝980。2015年起,侯建民负责搭建了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对接平台,目前已和包括新华社、今日头条、百度等新闻客户端和互联网平台等完成对接,实现了突发地震消息一分钟覆盖数亿用户的社会服务能力。基于“互联网+地震”的模式,侯建民在2016年起设计并研发了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以解决地震信息社会服务内容供给不足的问题。目前,该机器人秒级全自动产出25项地震速报内容,这种模式有力支撑了地震应急工作,成为应急管理部和中国地震局领导进行地震应急处置的得力助手。

谢小冬:热心从事一线科普工作

谢小冬教授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长期扎根西北,热心从事一线科普工作十余年,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不畏艰险,积极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生缺陷防控及慢病防治科普工作。年均举办科普讲座12场次,送教下基层20人次,培训贫困地区基层科普宣教工作者500余人,惠及贫困地区人口超过20万人。2018年 11月,邀请日本京都红十字会医院铃木幸昙教授对静宁、榆中、岷县基层医生进行胃癌防治科普培训工作,共计培训人员300余人。近5年来,年均为青少年进行科普讲座6场,受众1200人次,先后获聘兰州树人中学“树人公益科普大讲堂”特邀科普专家、兰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大讲堂”特聘科普专家。

魏一鸣:以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科技决策

魏一鸣围绕全球气候治理和能源革命的重大战略需求,以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科技决策。长期从事能源与气候政策的研究与应用,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国家能源规划、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等方面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撑。1)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拟器,提出后巴黎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支撑国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2)创建能源环境管理多主体协同理论,开展能源需求预测和技术布局,支撑国家能源规划的编制,以及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3)应用自主研制的国家能源经济集成平台,开展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经济系统影响评估和策略模拟,在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健全油气储备体系等多个方面,向中央提出建议,支撑国家能源安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