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前沿 直播 百科 活动 视频 人物 口袋书
  • 未标题-1.jpg

    2022高招季,院士说专业

  • 未标题-1.jpg

    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2022年科技大篷车全国巡展

  • W020210720517388526993.jpg

    乐享科学 筑梦未来

  • 图虫创意-903673239533781050.jpg

    认清谣言,轻松过夏天

  • 未标题-1.jpg

    神舟十二号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再度启程

  • 未标题-1.jpg

    全国爱眼日丨爱眼护眼的知识,了解一下

  • 未标题-1.jpg

    美白谣言知多少

  • 未标题-1.jpg

    袁隆平:禾下乘凉梦,一生的稻田守望者

  • 图虫创意-722466146955034648.jpg

    《我是科学家》第三十二期 复苏

  • 图虫创意-1102414604820414470.jpg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我们离“零碳”有多远?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怎么干?近期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为今后5年做好碳达峰工作谋划了清晰的“施工图”。按照规划,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 科技前沿大师谈
  • 科学原理一点通
  • 军事科技前沿
  • 乐享健康
  • 全民爱科学
  • 科幻空间
  • 科学答人
  • V视快递
  • 科学辟谣
  • 智慧农民
  • 应急安全科普资源建设和传播项目
  • 繁星追梦-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
  •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 我是科学家
  • 科普中国网
  • 科普中国服务云
合作媒体
  • 央视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经济网科技
  • 中国网科学中国
  • 澎湃新闻·湃客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 更多
合作机构
  •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 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 中国气象频道
  • 深圳科博会
  • 中国联通沃家电视
  • 中国家电网
  •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基因农业网
  • CNTV-未来电视
  • CIBN
  •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TEL
地址/ADDRESS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社综合业务楼A座
  • 科普中国APP

  • 科普中国

  • 科普中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1

许可证及证号:京ICP备16016202号-1

版权所有: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