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域限制栽培在葡萄上如何实施?采用何种方式定植更恰当?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1-14 作者:最新技术


 

根系作为果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植株地上部器官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供地上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而且还可以调控地上部冠幅的大小。其中的第二项作用对于当前我们普遍采用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有点类似,基于这种情况,专家学者们就开始进行通过控制植株根系来控制树冠扩大、提高果实品质的研究。最初,部分专家学者采用的每年切断树根的方法,以此来对根系的生长进行控制,但是因为所有果树的根系都是在土壤中,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之后,由于受到盆栽果树的启发,人们开始了新的栽培模式——根域限制栽培模式。

根域限制栽培的概念

简单来说根域限制栽培就是利用外界因素的干扰,限制根系的生长空间,进而根据“特定根冠比”的理论来达到控制树冠扩大的目的。根域限制栽培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肥水高效利用、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和树体生长调控便利的优势,所以在近几年我国也在不断的开展此项技术的使用探究,目前已经发现此项技术在节水栽培、有机栽培、观光果园以及数字农业等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比如伤害嘉定马陆镇大裕村的大棚葡萄就是采用根域限制栽培的技术模式,在2015年的时候每颗葡萄树上就解除了将近300多穗果实。

根域限制栽培的方式

虽然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发展了近20年的时间,但是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限制栽培对果树产生的影响以及机理上,所以对栽培方式这一块有所忽略。这也是为什么发展到现在,根域限制栽培的方式还是以下三种的原因所在。

垄上限制栽培

将塑料薄膜铺至土壤表面,以此来阻断植株根系与土壤的直接接触,限制其向下生长的趋势;之后在薄膜上堆积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土,植株栽植在这些土壤上。限于植株生长环境的四周都是裸漏在外的土壤,所以其向四周扩展的途径因为受空气的影响而被阻隔。这就是垄上限制栽培。

此种栽培模式听起来十分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尤其是如何保持膜上土壤的长期堆积形态,如何解决根系水分需求问题?怎么保水?怎么浇水?还有就是怎么控制土壤的温度,适宜植株生长等。

箱框限制栽培

此种栽培模式有点类似于盆栽,简单来说就是将植株需要的营养土放入框内或者箱内,然后利用箱框的外壁达到限制根系生长的目的。此种栽培模式虽然便于移动,但是在解决植株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方面仍旧没有很好的方案,同时外界低温环境对植株的影响也明显大于传统栽植模式。

挖坑限制栽培

在地面上挖个定植坑,然后在坑四周和坑底铺上无纺布等隔离物,之后将营养土填充于里面,在其上定植植株。此种栽培方式在解决水分和养分方面相对前两种就拥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抵御严寒方面表现也较为理想。但是有点费力费时,或者说费力不讨好。

根域限制栽培的实施

以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葡萄做例子展开说明,所采用的栽培方式是易于移动、具有较强观赏性的箱框限制栽培,具体如下:

首先确定葡萄的定植密度,为了使葡萄叶片能够享受良好的光照条件,促进更好的光合作用,所以应选择株距7m,行距8m,每亩11棵左右的种植模式。

其次用水泥或者木板制作常1.5-2m,宽1.5-2m,深0.6m的池子,并将培育好的葡萄苗木栽植其中。

再次做好修剪工作,因为采用棚架栽培模式,所以树形可设置为H形,树干定位2-2.2m,之后就开始根据棚架结构进行一级主蔓、二级主蔓等的排布,最终覆盖整个棚架。详见下图:

最后就是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在设施内栽培的,不需要设置排水系统,只需控制好浇水量就好了,而对于露地则需要设置排水系统,防止雨后积水淹根现象出现。养分管理方面按照正常葡萄养分含量供给进行即可,但需适度减少施用量。

根域限制栽培发展前景如何

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因为久游增加施肥目的性和可控性,避免肥效延迟和养分流失;精确灌水,避免浪费;根系密度大,容易调控水分;根域容积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面的优势,在当前追求有机栽培、节水灌溉等栽培模式的基础上,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单纯的需要结果量和结果品质方面来说,这种栽培模式面临投资成本过大,管理过于麻烦的弊端,只适用于土壤条件不宜定植的地区采用,总的来说不是特别适合以产品为中心的种植模式,而是更加适合作为观光农业来发展。笔者认为观光农业才是根域限制栽培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且潜力无限。

作者:张佳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