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你看到的那些不懂啥意思的组合汉字 都是些什么东西?

视知TV 2017-12-19

  一说复杂的字,作为一个大中华吃货,立马就想到了

  这么复杂的一个字,有没有duang地一下子就抓住了眼球?

  还能把几个字揉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字,原来汉字还可以这么玩。

  那给这个特效也来一下,以后就可以不用只会写拼音了!

  我们通常把这些复杂的字称为组合字或者合体字,现在看到的不少合体字都是今天的网络造字或者火星文。

  不过要说这种玩法的起源,必须得去赞叹一下古人的脑洞。

  早期组合字体的出现可以在道教中找到源头,道教的符箓的文字与普通汉字有很大不同,这种书写形式是道教斋醮文化的一部分。

  一个字可能会与某一位道教神仙有联系,这种字叫“讳字”。

  还有一个合体字的典型:《老君养生秘字谱》,沈阳太清宫、陕西楼观台老子祠等很多道观都有立碑。

  它其实读作:

  育炉烧炼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我,性空心灭本无看。

  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据清《古碑字注释》记载,老君台前的老君养生诗碑,是据汉字六书构造中的会意法构造而成。

  比如“炉”字是“身”和“丹”组合的,就是说道家把人的身体看作是炼丹的炉鼎;“药”字是“自家水”的组合,因为道家认为人体本身自带修炼的资粮。

  这种类型的合体字是把字的涵义用两三个简单的字组合起来表达。

  不只在道教内部使用,也影响到民间的艺术形式。

  比如常见于江西、安徽等地的民居门嵋上的摩崖石刻“天长地久”。“天”就是“青气”,“万丈”在古人的概念中就是“长”,“地”有山有水有土,“久”则是很多年。

  这种合体字的形式也给智慧的劳动人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慢慢在民间发展出了“吉祥合体字”,

  来精简又生动的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唐伯虎独创“日日有见财”

  他们的做法就更加耿直了,直接把吉祥话挤到一个字里面。

  什么“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元亨利贞”,这些都被老百姓称之为“吉利字”、“吉语字”或“团结字”,出现在生活中的各种物件和艺术形式上。

  可以是窗饰、可以是春牌、可以是钱币、可以是书法、可以是印刻。

  这么做,简直是又有美感又省地方,关键是,还十分巧妙,简约而不简单!

宁德石刻“天人合一”

  除了吉祥合体字,还出现了一些方言合体字。

  最著名的估计就是前面说到的biangbiang面的biang了吧。

  据说biang的读音取自这种面食制作时摔在面板上的声音,民间传说此字是由一名落魄秀才在急智下为抵饭钱所创。

  汉字可以这么玩,还是语言文字生成的方法逻辑有关,拼音文字就不行。

  汉字最早先是起源于图画的,由最开始的“象形”、“指事”慢慢演变出了“会意”、“形声”等造字法。

象形文字

  我们看到的这些组合字基本都可以说是“会意”法的杰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复合而成,试图让人从字的组成部分来去心领神会。

会意文字

  不管这个字是直接拼接的,还是拆分重组的,只要认识最简单的汉字单元,就可以开始猜了。

  不过因为用的不是“形声”法,没有声旁,所以虽然能心领神会这些字的大概意思,也大都不知道怎么读。

  民俗吉祥合体字还好说,大家就直接读成吉祥话儿就好,其他合体字的读音就只能靠猜或者问造字的人了。

  从古到今,人们对看图识字的趣味追求都差不多。

  到了今天,偶尔还会出现新的被广泛使用和认可的组合字。

  除了组合字,人们还可以使用这种拼接糅合的组字方法来做设计!比如设计个巧妙的logo,像这样:

中华老字号商务部官方商标

  参考资料:

  1.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王悦欣,人民出版社,2015年。

  2.汉语俗子研究(增订本),张涌泉,商务印书馆,2010年。

  3.民俗合体字研究,王妍,语文学刊,2015。

  4.吉祥合体字审美价值探究,张承蛟,李燕妮,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5.《太平经》复文造字分析与研究,宁天南,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视知TV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