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客》背后:“傻瓜式”生活真的好吗?

知识就是力量 2017-02-21

  一艘巨大的星际殖民船,以半光速在宇宙中航行。由于路途遥远,数千名乘客和船员全部进入了冬眠,殖民船则由计算机自动驾驶。然而,在航程刚刚走到四分之一的时候,一颗小天体穿透了飞船的护盾,又恰巧击中了主计算机的一个模块。为了自动修复飞船受到的损伤,计算机系统重新分配了全船的能源,却意外地使一个休眠舱失去了能源供应……

  “提前醒来”的吉姆和奥萝拉因祸得福,得以欣赏到太空中的各种奇景,《太空旅客》电影截图

  这是今年初上映的科幻大片《太空旅客》的开头。可以说,正是这次撞击和随后发生的连锁反应,成为整个故事的缘起。搭船的工程师吉姆被意外唤醒,并意识到自己“醒得太早”,必然会在飞船上终老;经过长时间的孤独生活和自杀未遂之后,他选择唤醒同船的女作家奥萝拉,并将这一切伪装成另一场事故,以便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总共5000名乘客沉睡于休眠舱之中 ,《太空旅客》电影剧照

  而在这对男女相识、恋爱、享受生活,继而因为真相意外泄露,使奥萝拉开始敌视吉姆,同时,几年前的撞击正在让殖民船的情况不断恶化。受损的计算机开始越来越多地犯错,难以指挥船上巨量的智能机器人;

  甚至,酒保机器人违反与吉姆的诺言向奥萝拉“告密”,或许也是飞船状态逐渐恶化的一部分。直到高级船员古斯意外醒来,并且因为冬眠舱故障而重病缠身,三人才发现殖民船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

吉姆试图发挥工程学才能弄清飞船的结构,《太空旅客》电影截图

  由于所有的高级船员在航程中全部休眠,而且除非意外或到达目的地否则不能醒来,因此难以更有灵活性地进行“防微杜渐”式的工作。计算机上预设的故障处理方式其实十分有限,却又有“一切都会自动恢复正常”的“迷之自信”。

  自动运行的处理措施,采用总是将资源优先分配到急需之处,并对其他模块的资源予以削弱的策略,但这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拆东墙补西墙”,最终让局面发展到计算机难以应付的程度。当三人开始手工检修飞船的时候,它的核聚变反应堆已经严重过热,濒临失控,让飞船随时可能爆炸,毁灭数千名沉睡中的乘员。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知识就是力量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