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259911612441559096.jpg

超新星打击或曾让地球臭氧层缺失

科技日报 2020-08-24

  近日,一个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天文学教授菲尔兹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3.59亿年前泥盆纪和石炭纪间的一次物种灭绝事件,发现其可能与一次天文事件有关。

  在这一时期的岩石中,植物孢子似乎被强烈的紫外线晒伤——这是长期臭氧缺失的证据。“距离地球约65光年的一次或多次超新星爆发,可能是造成臭氧长期缺失的原因。”菲尔兹表示。

  该小组研究了其他如陨石撞击、太阳爆发和伽马射线暴等天文事件,发现这些都不能造成长时间的臭氧层缺失。而且,超新星会对地球造成“二次打击”:超新星爆发会让地球暴露于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中;超新星爆发产生的碎片会冲击太阳系,使太阳系内的行星长期受到因超新星碎片而加速的宇宙射线辐射,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可持续10万年之久。

  研究人员表示,若想证明这一观点,需要在化石中找到“关键证据”——放射性同位素钚-244和钐-146,“这两种同位素在地球上都不是自然存在的,它们到达地球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宇宙爆炸”。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