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首次发现5.2亿年前动物寄生

陕西科技报 2020-06-18

  

  乌龙箐新圆货贝和壳外覆有的一种管居生物。

  

  新研究发现地球已知最古老寄生关系效果图。

  近日,国际著名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引起世界相关领域特别关注。这项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张志飞带领的早期生命研究所专家团队创造的研究成果,发现约5.2亿年前的舌形贝型腕足动物被一种生物寄生,后者或能将腕足动物的食物转为自身食物,这是迄今已知在化石记录中发现最古老寄生关系的证据。

  我们知道在生物界,寄生现象无所不在,并且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后不久,动物便需要与寄生虫作斗争。但是,寄生虫的化石记录却十分稀少,大多数情况下,寄生只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样本,而一个生物是否会对另一个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一直都是一个推测。

  张志飞教授对此解释,一般来说寄生关系难以在化石记录中保存下来,因为大部分寄生虫身体小而柔软,难以保存。大多数情况下,寄生只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样本,而一个生物是否会对另一个生物产生负面影响,通常推断都需以外形疤痕为依据。

  早期生命研究所专家团队在云南东部寒武纪关山动物化石种群中,发现大量原位生活的舌形贝型腕足动物,将其命名为乌龙箐新圆货贝进行研究。

  这项最新研究首次揭示该舌形贝腕足动物的纤毛环取食结构、脉管系统,并发现这些管状生物附着方向与腕足动物自身的摄食水流方向总是一致。研究团队从生理和病理方面,通过化石生物统计,也是第一次揭示出地球上最早的专性寄宿关系,也论证了专性偷窃寄生是地球上消失的最早寄生关系。

  张志飞教授认为这种管居生物通过偷窃宿主的食物,从而影响了宿主的大小,生物量也大为减少,明显属于寄生生态现象,这表明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大约5.41亿年前后不久便需要与寄生虫作斗争。

  在研究中,他们不仅收集到罕见的寄生现象的外形证据,还发现大量标本,通过大量标本统计,并对感染标本和非感染标本的大小、生物量和适合度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感染标本与非感染标本存在明显的生物量区别,生物量减少26%。

  张志飞介绍,这项研究的价值还将包壳生物追溯到寒武纪早期,前推至少3000万年,也开启了寒武纪寄生虫学的研究,表明了对抗性生物关系是地球动物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动力。

  (文/本报记者 周励 张志飞供图)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陕西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