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347110_14780543771601n.jpg

十一月,秋冬交替

新华网 2016-11-02

  十一月,本是秋冬交替的季节,而今年的秋天却被寒冷强势驱逐。还未享受她的优雅,人们就已乖乖套上秋裤,贴上暖宝宝,在大风中体验拉尼娜这个“小女孩”带来的寒意。

  十一月天气关键词

  未入冬已冻哭,原来是“拉尼娜”来捣乱了

  温度突降,降水偏多,“好冷!好冷!”已成为近来长江以北地区人们的口头禅。然而,这一切都跟拉尼娜现象有一定的关系。“拉尼娜”的原意是“小女孩”,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一般以Nino3.4区(西经120°至170°和南北纬5°之间的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海温距平指数来判定。当该区海温距平低于负0.5℃,则称之为进入“拉尼娜状态”;若“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则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2016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达到负0.53℃,标志已经 正式进入“拉尼娜状态” 。

  “拉尼娜事件”会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低,从近13次拉尼娜年我国平均一年气温距平可以看到, 大多数拉尼娜年冬季气温都偏冷 。如2000年的“拉尼娜事件”导致2000至2001年冬季东北、华北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还记得2008年初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吗?那就是拉尼娜惹的祸。

  但同样是超强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的1998年至1999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却偏高明显,主要是因为上世纪80到90年代我国气候变暖速率都非常快,1998年又是一个厄尔尼诺年,整个大气增温都非常快,所以到了冬季,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造成的暖背景并没有消退,拉尼娜产生的降温要比大的气候背景下的升温小的多,所以那一年继续维持暖冬状态。

  因此,从历史统计来看今年出现冷冬就不足为奇了。根据气候专家预测, 今年冬季,受拉尼娜影响,我国总体将出现偏冷的情况 ,但是偏冷不是全国性的,南北差异很大,相比较而言,我国北方偏冷的程度更为明显,对持续偏暖的地区会出现偏冷的状况。

  你那里入冬了吗?

  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辽阔,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是同时开始的。从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来说,以 下半年连续5天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 的第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

  根据这个标准,我国近一半省会级城市的平均入冬时间都在11月份。全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率先进入漫长的冬季;10月上中旬,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先后迈入冬天的门槛;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是一派冬天的景象;11月份,南至长江流域逐渐入冬;12月初,冬季逼近两广北部的武夷山脉和南岭北坡。

  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应该是一年中最长的一个季节,在省会级城市中,冬季长度占全年一半以上的城市有7个,其中西宁和哈尔滨平均冬季时间最长,达到207天,占全年56.7%。

  2016年的第一场雪来得要早一些!

  冬季,初雪是一件影响广泛的大事。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对于北方种植冬小麦的农民来说,绝对是个好兆头;而在南方的蔬菜种植区与北方的牧区,初雪的到来意味着冻害和草料的减少,根据初雪日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已经成为农牧民的习惯。另外,交通、电力、医疗、环卫、供暖运行等行业的人员同样关注着初雪何时到来。

  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可以计算出各大城市的平均初雪降落时间。从10月开始,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我国从北至南大部地区的降水形态逐渐由雨转换到雪。从常年省会级大城市出现第一场雪的时间来看,初雪集中在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1月。 11月,将有7个城市迎来初雪,而12月是初雪出现最为集中的月份 。

  而今年,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0月27日,呼和浩特、兰州和银川迎来了今年的首场雪,比常年平均初雪时间都来的早了些。这次冷空气将北方的小伙伴从初秋直接拽到了隆冬时节,真的是冷哭了的节奏。目前来看, 11月冷空气还会比较频繁 ,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冷空气也分三六九等?

  进入秋冬季节后,冷空气频繁南下,虽然全国各地的气温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遭遇的冷空气绝对不是一个级别哦! 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


  大风降温“自保七式”

  冷空气一来,呼吸系统的疾病也跟着高发起来,目前,医院门诊呼吸道疾病比往年同期有增长趋势。专家建议可以适当服用预防感冒的药物,比如板蓝根,或者多喝热水,还可以做做刮痧、拔罐,尤其是用中药泡脚等预防感冒的措施。

  此外,在大风来袭的时候,可参照以下“自保七式”安稳过冬:

  第一式:口罩加身,保暖防病

  口鼻是呼吸道的门户。口罩则是必不可少的防寒工具,既可以有效防止灰尘、浮沉侵袭肌肤,又可以防止被凛冽的寒风吹得生疼。

  第二式:温水洗脸,多喝热水

  洗脸水温控制在20-37℃,选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肤品。

  多喝热水,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但“多喝热水”在大风降温的时候,绝不是敷衍。

  第三式:戴上护膝,保护关节

  很多人会在大风天气时感到关节疼痛。尤其是骑车出行的时候,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保护关节。

  第四式:开窗换气,以适温差

  室内外温差过大也会导致疾病高发。可以视外面空气情况,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第五式:异物入眼,眨眼勿揉

  大风天气容易导致异物进到眼睛里。建议多眨眼以促进泪液分泌,将其排出,避免用力揉擦使异物划伤角膜或导致异物嵌入角膜内从而造成感染发炎。

  第六式:心血管病,尽少出门

  气温骤降,容易诱发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心脑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风天尽量别出门,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10点以后,外出时最好带点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

  第七式:穿衣适度,增强免疫力

  在保证身体不冷的前提下,不宜捂得过严,捂出汗反而会降低免疫力。

  新华网数据新闻部 中国气象网 联合出品

  编辑:杨艾艾 王美丽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网、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天气网、央广网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