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堡古城: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青海科技报 2019-09-10

  图为峨堡古城遗址博物馆

  新建峨堡古城

  古城墙

  王震雕塑

  元代建峨堡古城原址

  古城景观图模型

  元代头盔

  新石器时代的石刮器

  元代的弓箭和弩

  本报记者 黄土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中西方文明最重要的通道,更是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象征。中国,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丝绸之路经过的最重要的路段。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长达1700余公里,在这漫长的道路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驿站。

  残缺不全的土墙、宏伟壮观的古城遗址博物馆、威武传神的雕塑……在祁连县峨堡镇至八宝公路18公里处北侧(距祁连县城72公里),便是峨堡古城所在地。

  峨堡,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祭神的石垒”,有保佑行人路途平安的意思,古城城廓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30米,城墙残高6米,底宽13米,藏语称为“喀尔玛”,意思是“红色的城堡”。

  古代的峨堡,是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丝绸南路上的重要驿站、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也是祁连北出甘肃,东至门源、西宁的必经之地,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

  在泱泱中华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峨堡见证了丝路岁月的变迁和兴衰,东晋年间河西及祁连山南麓地区的群雄割据,盛唐时期古道商贸的繁荣与昌盛,北宋年间惠商兴路政策的实行……

  为再现这段历史,峨堡古城遗址博物馆应运而生,该馆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峨堡古城悠久的历史风貌,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文化内涵,直观地展示了古丝绸南路动人的历史画卷,

  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文物展柜。这里所陈列的,大部分都是历年来在古城地勘等相关工作中,从峨堡古城出土的文物及文物复制品,有陶罐、金饰牌、古钱币、砖雕、瓷片、矛头、头盔、铁斧、弩、弓箭等,这些珍贵的文物,向我们传递着峨堡古城沧桑的历史记忆。

  据该博物馆解说员介绍,自先秦起,中国西北部就繁衍着多种部族,诸戎逐鹿,兴衰离合。公元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通向中亚、进而抵达地中海沿岸的陆路通道,这条通道可以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转运到欧亚,也使欧亚世界的文明陆续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交流和文化的碰撞,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

  盛唐时期,经济高度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据记载,盛唐时期一批批的商贾、使节、僧侣、游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丝路上的中间站——峨堡,在这里进行休整,准备足够的水和粮草,然后向东西出发。中国大量的丝绸、瓷器以及农业水利、冶炼等技术,均由丝路传到中亚,乃至欧洲。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以及玻璃等也传入中原地区。当时祁连地区的吐谷浑商队也相当活跃,经常往来于东西各方和南北各地,并到达波斯等国。

  明代开始,海路渐开,海运事业逐渐兴起,乘船比走陆路更为快捷,使商贾、使节大都改走水路,虽然陆行的丝路未废,但作用已大不如以前了,这条古道也变得时通时塞,时兴时废,整个青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萧条,峨堡城也由盛转衰。

  峨堡,这条古丝绸之路上还留下了出使西域的张骞、大战匈奴的霍去病、高僧法显、弘化公主、李维礼、王震等不同年代名人的足迹,他们远去的身影,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厚重。

  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新的峨堡小镇已成为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一个新兴的城镇集群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形成,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将曾经的天堑变为通途,时代赋予了这片土地新的内容,这里开始续写新的历史符号。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青海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