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火点燃青海创新引擎

青海科技报 2019-09-23

  

  图为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马吉孝参观西部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图为2017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图为工作人员讲解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原理

  

  图为黄河水电太阳能有限公司西宁公司生产的电池板“N型IBC双面330W高效组件”,是世界上首例双面玻璃高效电池组件。

  本报记者 范旭光

  变中求新,以省情实际“量体裁衣”,出台科研机构转企、科技特派员、专利奖、“放管服”改革二十条、科技创新券等一系列制度,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从无到有,新能源、新材料这两个“后来者”乘着好政策的春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车”。

  迎难而上,盐湖资源开发打破技术瓶颈的封锁,钾肥生产在实现了多次技术革新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解决钾肥生产中收率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等难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钾肥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迅速进入了全面开创和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科技工作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突出解决制约优势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技术“瓶颈”,扩大科技合作,加快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进程,广大科技人员扎根高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说起灵芝、木耳,大家可能联想到的就是我国东北地区,因为森林资源丰富,灵芝、木耳等产品质量上乘。但让人惊奇的是,在青海银丰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居然也种出了灵芝和木耳,而且品相不错。在基地温室附近,可以看到各类新能源系统正在运转中。

  “灵芝和木耳都是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的植物,温度过低则生长缓慢,皮壳色泽也差,过高则会死亡。我们公司通过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太空能热泵+地源热泵多能互补的供暖系统和全自动供热控制系统’,为温室的全年不断季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这是灵芝、木耳引种成功的关键所在。” 该公司负责人解永青告诉记者。

  灵芝、木耳的引种成功只是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坚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各产业行业均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行走在青海广袤的大地上,科技监测的大山河海,智慧生态的草原牲畜,被光伏点亮的农家牧户……无处不彰显着青海科技创新的魅力。

  截至目前,全省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67家、科技型企业41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2018年,全省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79.4亿元,企业研发投入鉴定额达13.5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4.28亿元,同比增长32.97%,占全省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17.25%,科技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5.96亿元,同比增长56.41%;新增的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当年研发投入合计1.5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02亿元;青海(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四个在建省级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15.5亿元,占全省GDP的28.5%。

  创新成就高原绿色发展大浪潮

  我省深居内陆,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经济总量小、发展底子薄、产业单一、人才匮乏,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近些年,我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打造千亿元锂电、新材料、光伏制造、盐湖化工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需求,安排部署重大科技专项,一大批重点项目获得接连突破:离子选择性分离工程化项目,突破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低成本提取电池级锂的生产工艺技术,打通了青海省上下游锂电产业链条;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从电源端解决了光伏发电稳定性差的问题;中国首座10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德令哈顺利并网发电,拉开了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序幕;实施“盐湖氯化锂电解金属锂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世界最大规模盐湖氯化锂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锂生产线全线贯通;德令哈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填补了我国大规模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空白;在国际上率先突破厚度仅为6微米、幅宽最大可达1380毫米的高端锂离子电池专用铜箔生产工艺并实现量产。同时,在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包虫病研究攻关获得的多项技术填补了青海省包虫病治疗空白;黑果枸杞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材审核列入终止审查目录;“梓醇片”获得国家中药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实现了我省自主研发一类新药临床批件“零突破”。

  目前,我省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规模荒漠化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制造产业,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聚集了逆变器、光伏玻璃、石英坩埚、铝边框、支架等一批配套光伏企业,全省新能源产业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逐步显现。在全力推进光伏制造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我省已形成了“以硅为主、多元发展、集中布局”的产业格局。

  科技为生态建设“铺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三江源核心区域的青海南部及其周边随处可见“黑土滩”,不仅让这一带以畜牧业为生的广大牧民群众生活艰难,也成为三江源生态安全的重大威胁。

  为了让“黑土滩”变身“绿草地”,2005年,我省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2008年我省又率先在全国迈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探索步伐。2014年,我省晋升为全国唯一一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2015年6月选育出了我国第一个根茎型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成为黑土滩种植的首选草种,被中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野生栽培品种”,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的难题。目前我省已建立起0.13万公顷种子繁殖基地,每年可为1.3万多公顷的黑土滩治理提供种源,开展祁连山区黑土滩(坡)人工植被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恢复黑土滩示范面积3.5万亩,示范地植被盖度达82%~89%。

  立足省情定位,着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青海绿色发展,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去年以来,我省还聚焦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研究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精神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经过积极争取,青海省政府成为国务院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我省6个科研单位进入科考队并承担具体科考任务;落实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科研与推广项目5项,争取中央预算资金资助1800万元;持续推进“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实施“三江源区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湟水流域水-气-土一体化环境管理体系及污染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科技专项,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促进了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近几年,我省还以科技创新增进民生福祉,实施了“青海农牧区新能源采暖技术应用示范”“青藏高寒地区装配式生态厕所与太阳能耦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高海拔农牧区村镇垃圾无公害处理研究示范”等一批涉及民生的科技示范项目;实施科技扶贫产业化项目11个,资助科技资金2960万元,辐射带动12个贫困县,涉及贫困户3740户,预期贫困户户均年收入提高2100元以上;认定扶贫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18个,辐射带动22个贫困县,涉及贫困户3156户,预期贫困户户均年收入提高1300元以上。

  (本版图片均由黄土提供)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青海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