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桐

张香桐:战乱中不忘科学研究

蝌蚪五线谱 2019-03-04

  张香桐被认为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 一,他参与创办了以神经科学研究为主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前身)。他对脑电的产生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光强化脑兴奋性的 现象,这一现象后被人称为“张氏效应”。 

  张香桐写过一本通俗性自传《灵性的王国》,在这本书“写在前面”里写下一段很有启发意义的话:“我记得在中央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当助理员的时候,老所长唐钺老先生曾这样告诫我们:‘你们坚持去做自己选择的研究工作,干它个三五十年,即使你是一个庸才,也会变成专家。因为到那时候,你在某一学术领域内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将会比别人更多,你自然就会成为一个专家了。‘”

  “我后来仔细想想,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也符合事实。社会上有很多专家,并不是什么天才,有时甚至是一个比较笨的人。只不过由于他们勤学苦练,自强不息,在某一方面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他所知道的自然会比别人多,因而他就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专家了。”

  在“乘飞机下降时别忘了吃糖”一节里,张香桐还写下一段同样很有价值的话:“记得北大老同学生物学家王风振先生曾说过:‘科学研究是一条漫长的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决心走到底的人,才能得到真理。大路两旁可能有不少野草闲花在引诱你。这不要紧,只要你不忘记自己的正路,迷途知返,暂时去欣赏一下自然风光,可能是无害的,有时还可能从中得到些有益的启发。’”

  晚年的张香桐仍然坚持研究 

  晚年的张香桐仍然坚持研究(网络图) 

  在张香桐长达60多年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就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他都能够勤耕不止、从不间断,有条件也干,没有条件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干!在抗战期间,张香桐所在的心里研究所一直处于迁徙和动乱之中,开始从南京出发,迁到广西阳朔,后来又迁到广西的丹洲,最后来到贵州和阳朔之间的良丰。

  丹洲是柳江上游的一个江心小岛,岛上住了几十户人家,人情敦厚,景色秀丽,简直是一个世外桃源。张香桐一个人住在一座破庙里,看守图书和仪器。这里非常寂静,没有人来打扰,有一位看门的老人替他打水做饭。在南京准备搬迁的时候,他就曾想到战争可能要延续几年,应该做好各种准备,所以他特意把一架显微镜和一些常用的实验动物的脑组织切片标本带在身边,以便在逃难中如果有条件,就可以抽空做点观察研究,不能够把已经学到的神经解剖学知识荒废掉。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就在破庙大殿的角落里,摆了一张方桌,把带来的脑切片和显微镜摆在桌上,开始了观察研究。在这里张香桐完成了刺猬脑干内细胞核团的观察,绘制了40余幅有关的写真图,还写了一篇关于刺猬脑干细胞核团的文章。

  张香桐 

  张香桐(网络图) 

  后来又迁到良丰。这儿山清水秀、交通方便,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张香桐在这里对比较神经学进行了研究。有一天,他与同伴去逛集市,看到集市上有穿山甲卖,他特别兴奋,因为穿山甲的神经系统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特点,是难得的科学研究材料。

  他马上抓住这个机会买来了穿山甲,对穿山甲的脑结构进行研究。从穿山甲的脑外部形态和组织切片上,他发现很多特别结构,这是任何动物都没有的现象,也是过去从来没有人记述过的现象。这使的张香桐惊喜不已。通过他的观察研究,可以看出动物演化的历史,预测它们在变化的宇宙中的命运。

  根据这一研究的结果,张香桐写了一篇有关穿山甲脑结构的论文,后来发表在美国《比较神经学杂志》1944年8l卷上。这篇文章立即引起了神经学界高度的重视,张香桐本人也因此逐渐为西方为神经学家们所熟悉。

  这篇论文中所用的几幅插图都是他自己亲手绘制的。这些插图结合了西洋写生画的技巧和中国工笔画、水墨画的艺术手法,像照相机一样显示出脑结构的真实形象。这种绘图手艺是在他逃难过程中由于生活单调,他利用空闲的时间学习绘画学到手的。这不仅仅使他从中得到乐趣,而且对他写出好论文有重要的帮助。

责任编辑:sun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