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实验室领衔打响科技抗疫阻击战

中国科学报 2021-06-10 作者:朱汉斌

  “与去年的疫情相比,这次疫情传播特点非常突出,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非常强,这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月9日,在广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表示,本轮疫情中,广州科技战线积极参与战“疫”,涌现一大批“硬核”科技成果,助力广州在短时间内完成迄今为止全球城市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行动。

  钟南山团队领衔应急项目攻关 

  在广州出现本轮疫情首例本土病例的5月21日,广州实验室就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立即响应、迅速行动,在前期已布局启动的28个应急攻关项目基础上,针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集聚国内相关领域优势科研力量前瞻布局,对病毒传播途径、检测技术、有效治疗药物等领域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首先,钟南山团队提出疫情防控重要参考建议。针对疫情重点区域人口多、密度大的情况,钟南山团队基于变异毒株传播规律研究对未来疫情的走势进行了预测,提出需采取更加及时、严格、精准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尽快切断传播链条。

  其次,开展高通量病原体核酸筛查自动化系统研发。利用微流控、磁珠法核酸提取等技术,配合高通量自动核酸提取仪,优化相关流程,加快了核酸样本提取速度,可进一步提高大规模核酸检测速度。

  此外,广州积极组织开展密闭公共空间与环境病毒传播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发、有效救治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发。

  科技助力核酸检测行动 

  “为加快应检尽检,广州利用各种科技手段,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孙翔表示,广州拥有5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总数高居全国第3;拥有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当中有不少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

  孙翔介绍,广州实验室联合金域医学牵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全省首个“猎鹰号”气膜实验室,与先期投入的“猎鹰号”检测车等设备以及广州金域实验室,形成了“大型检测基地+移动检测点”的高效检测模式,组成了检测能力达35万管/天的“应急先行军”,若采用10混1混采技术,每日最高可检测350万人份核酸样本。

  广州还高效完成新冠变异毒株精准检测产品研发。达安基因研发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67)核酸检测试剂盒”,可针对基因序列点突变进行精准识别,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好;万孚生物运用新冠流感三联检和新冠变异株多联检试剂,可检测出Delta株、Alpha株、Beta株等多种新冠变异株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降低病毒空气传播、减少交叉感染,呼研所生物安全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向广州市荔湾区卫健局捐赠了价值383万元的院感防控设备,投入一线使用。该款院感防控设备是钟南山领衔的科研成果,包括医用隔离诊台、负压隔离病床、隔离椅等,自带空气净化功能、“杀毒率”超99%,实现从病人“进门”到“出院”流程的全覆盖。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