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璋:用脚步丈量青藏高原“家底”

青海科技报 2021-05-27 作者:范旭光

  

  王秉璋(右二)与同事们在野外进行地质调查

  凶猛的狼群、硕大的棕熊、危险的沼泽地……这些都市人只能在电视中的看到的画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秉璋都零距离接触过。从事地质调查工作30年来,王秉璋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源自地质勘查行业的“传家宝”——“地质三光荣”精神。

  “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2000年更名为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时,‘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已经在地质勘查行业叫响,当时我认为只是一句口号,但后来到艰苦地区开展科研工作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内涵。”王秉璋说。

  地质调查工作要经常出野外,风餐露宿,工作艰辛,有时进了大山里,十天半个月都无法和外面的世界联系,更别说照顾家了。而回到西宁,由于条件艰苦,王秉璋经常换宿舍,打游击。最难的时候,还曾住在没有暖气的水房里。

  “出野外,一张钢丝床、一摞书;回到西宁,还是一张钢丝床、一摞书。那时,最让我高兴得就是出野外,可以安安静静的上山,观察岩石、绘图记录。”王秉璋回忆说。

  1996年,地质矿产部启动第二代地质填图计划的试点工作,青藏高原填补地质空白区的试点工作安排在了青海,王秉璋被任命为1∶25万示范项目的技术负责人。4年时间,王秉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区调填图和造山带地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许多地质现象,解决了一系列地质疑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他也越发喜欢地质科学了,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1998年,他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台二手的386电脑,用于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图件编绘和研究工作。

  “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已在故乡的热土上扎下了根,在高原扎下了根,在地质事业的岩土上扎下了根,这片土地不管肥沃或者贫瘠,我都愿意成为一棵树生根发芽,不断成长。”王秉璋说。

  2000年,王秉璋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真正的挑战。当年,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正式启动,其中“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地质调查”的重大项目落在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成身上,他们要承担24万平方公里的1∶25万填图任务。作为技术负责人,王秉璋参加了可可西里地区的调查工作,主持布喀达坂地区的地质调查。

  布喀达坂峰海拔高达6860米,由周围28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簇拥着,是青海的最高峰。

  “布喀达坂地区周围数百公里没有村庄,很少有人涉足。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地质空白区,更是人类活动的禁区!”王秉璋记忆最深的是在可可西里的沼泽地,18天的时间,工作组才艰难前进了一公里。

  “冰天雪地里打地铺、蹚冰河,一天负重十几斤、甚至几十斤样品徒步穿越,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由于通行条件差,早上出去好好的,晚上就回不来了。我们要完整的把所有地质调查工作做完,绝不能留空白。白天填图,黄昏寻找有水的地方过夜。有时狼群会驱散我们的马群,棕熊半夜三更搜索我们的帐房偷抢食物,还会伤人性命。那两年,我们有两位同志遭棕熊袭击受了重伤。”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秉璋仍心有余悸。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12月,24万平方公里的1∶25万填图任务全面完成,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验收,被评为优秀,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干地质工作,没有梦想和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 王秉璋说,“2010年,我的地质工作迎来了转型,从基础地质调查转向找矿勘探和与找矿相关的研究工作,此项工作比地质调查更为艰辛,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陌生的崇山峻岭和暴雪、大风、冰雹等恶劣的天气,危险随时发生。我们一直坚守着,祁连山、阿尔金、东昆仑,柴北缘遍布了我们踏勘的足迹。”

  再高的山,高不过鞋底 ;再深的谷,深不过足迹。王秉璋经常跋涉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挑战着生命的极限,很多次出现了头疼、恶心、浮肿等高原反应。但他从未打过退堂鼓,他深知,“艰苦奋斗、献身地质事业、找矿立功”既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更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搞地质工作就是要摸清国家的资源家底。我的努力正是为了不辜负过去从老一辈地质科技工作者那里获得的帮助和关爱,争取为青藏高原的地学研究事业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王秉璋说,干地质工作时间越长,他越觉得这份事业的光荣,让他越发热爱青藏高原这片美丽的土地。

  近些年,王秉璋团队实施了三江北段、柴达木盆地周缘多个成矿区带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发现或初步评价了大量后备勘查基地,其中一批后备勘查基地在后期的勘探中均取得了突破;主持实施了1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3个省级“整装勘查区”的找矿部署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新发现矿产地近10处,提交铜、钼、铅、锌、钨等金属资源240万吨,推动了三江北段千万吨级有色金属勘查基地的形成,为国家提供了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在青藏高原北部发现了两条重要的中生代高分异花岗岩带,其中北带的茶卡北山已经发现有一定规模的铍矿床,大大拓宽了我国战略性稀有金属的找矿空间。

  此外,王秉璋团队将找矿勘探工作从青南地区拓展到了全省所有的成矿区带,专业结构覆盖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水工环等重点领域。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也因此获得批准建设“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遥感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青海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三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和西部第一家地勘类“博土后科研工作站”,并连续两届被省委组织部批准为“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

  王秉璋将30年的青春岁月全部献给地质勘探事业,他的足迹遍布的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如今,他又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工作,通过近两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厘定出了德令哈-同仁和昆仑山口-称多地区两条花岗-伟晶岩带,在青海省稀有稀土矿成矿环境研究上取得了较大成果,为茶卡北山等地区找矿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初步确定了“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在青海省境内的空间展布,为青海省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起到重要作用。

  王秉璋,1969年出生,理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青藏高原北部地质科学研究工作30年。先后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海省“昆仑英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和生产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4部。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青海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