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休眠!天鹰座长周期类新星或将直接爆发

科技日报 2021-01-21 作者:赵汉斌 陈艳

  记者18日从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对类新星型激变双星的长期轨道周期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双星物质转移过程的稳定性做了研究,证实了长周期类新星在新星爆发后,将可能永远不会进入深度休眠期,这对进一步探讨新星爆发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天鹰座V1315是一颗处于轨道周期空缺上边缘的深食双星系统,早在500至1200多年前,它就已经经历过新星的爆发。随着白矮星冷却,次星的物质转移率降低,白矮星吸积较少的物质而使系统进入矮新星阶段。随后,物质转移率进一步降低甚至停止可能会导致系统进入休眠期。天鹰座V1315这样极少数观测到新星环的激变双星系统,也是检验休眠模型的重要样本。

  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方小慧和研究员钱声帮等人通过对天鹰座V1315的掩食极小时刻分析,发现其轨道周期正在增加。此前,激变双星的标准演化模型一直忽略了物质损失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标准模型的框架下,假设系统的物质转移过程是稳定的,得到了盘风损失率与次星的物质转移率的关系以及与次星的有效“质量—半径”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了一系列有轨道周期长期变化研究的深食系统,并与标准模型演化的情况下做了对比,发现类新星的次星普遍偏离热平衡。他们发现天鹰座V1315亦如此,而且物质转移过程不稳定。研究得到该系统的星等下降时标大约是一万年,与观测数据吻合。这一时标与新星爆发时标一致,但远远超过了休眠模型所预测的类新星阶段的时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将不会进入休眠期,而直接进入下一次的新星爆发。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