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后腹痛,原来是免疫细胞在作祟

中国科学报 2021-01-18 作者:辛雨

  对于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来说,腹痛、抽搐、腹泻和便秘令人非常痛苦。近日,比利时鲁汶大学胃肠病学家Guy Boeckxstaens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假说,即这种疼痛是由肠道内的一种局部食物过敏反应引起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许多病人认为他们对某些食物过敏,但血液食物过敏测试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证据。”未参与该研究的英国诺丁汉大学胃肠病学家Robin Spiller说,该研究提出肠道中可能会发生一种特定的过敏反应,这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

  解释这种疼痛最早的线索之一出现在大约15年前,当时研究人员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系统有所不同。Boeckxstaens团队针对此研究方向,从肠道感染入手并发现,大约10%以前健康的人从肠道感染中恢复,却留下了肠易激综合症。

  有一种假说认为,肠道感染后,轻微的炎症会在肠道内持续存在,导致慢性疼痛。然而,Boeckxstaens此前曾对这一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组织切片进行过检查,没有发现炎症。

  于是,他有了另一个想法:肠道感染破坏了器官对抗原蛋白片段的耐受能力,这种蛋白片段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当与感染作斗争时,肠道的免疫系统会加速运转,可能会错误地将食物抗原视为敌人。如果感染减轻后,肠道对食物抗原的反应持续存在,这就可以解释经常伴随一顿饭而来的疼痛和痉挛。

  为验证该想法,Boeckxstaens团队用有害的肠道细菌感染小鼠,同时给它们喂食蛋白抗原。肠道感染清除后,小鼠再次摄入蛋白抗原时,胃肌肉收缩测量显示,它们似乎经历了腹痛,而感染期间没有摄入蛋白抗原的小鼠没有问题。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感染后,蛋白抗原会引发连锁反应,类似于食物过敏。蛋白抗原将自己固定在免疫球蛋白E (IgE)上,这种抗体与免疫细胞结合,免疫细胞被激活并释放出化学物质。跟从观察发现,免疫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和附近肠道神经元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神经元变得高度敏感和更加兴奋,身体就会将其解读为疼痛。

  Boeckxstaens警告说,小鼠经历的不是一般的食物过敏,因为免疫反应局限在肠道。食物过敏产生的IgE抗体会在血液中循环,且过敏反应会导致全身症状。但在这些小鼠中,血液测试没有检测到对蛋白抗原过敏的IgE。

  随后,研究人员检查了12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8名健康人的胃肠道。可以肯定的是,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壁注射已知的食物触发剂(如大豆和牛奶)会引起类似的局部免疫反应,但健康志愿者则没有。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免疫学家Daniel Mucida说:“这非常新颖,也很发人深省。”他认为,新发现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果小鼠的局部IgE反应也发生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身上,那么该反应是否是针对特定的食物或者更普遍。此外,这种免疫反应是否会出现在不同类型的肠易激综合症中。Boeckxstaens现在正在探索这些问题,研究压力导致的肠易激综合症肠道中诱发的免疫级联反应。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03118-2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