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红细胞”可实现规模化制备

人民网 2016-07-26

  原标题:“人工红细胞”可规模化制备

  记者25日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该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全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裴雪涛团队历经10年,建立了“人工血液”制备工艺,并通过干细胞技术,成功制备出“人工红细胞”。该“人工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携氧能力和渗透脆性等各项指标基本一致,是干细胞来源、体外制备最接近临床应用的生物科技成果,扩增率可达10万倍以上,使我国干细胞制备“人工血液”研发进入国际一流。

  专家介绍,由干细胞在体外直接“生产”红细胞,获得的细胞将具有正常红细胞一样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能保证按需求“生产”通用血型(O型)或稀有血型遗传背景的红细胞,体外制备的程序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虽然美、法、英等国在干细胞制备“人工血液”的研发上获得了一定进展,但与临床应用尚存较大差距。最关键是达到临床应用级别的规模化扩增技术尚未突破。

  裴雪涛团队建立了干细胞程序性高效扩增与血液定向诱导分化关键技术,涵盖“干细胞、祖细胞、终末细胞”3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和扩增的效率,在规模化制备红细胞环节取得新突破。该团队诱导制备的红细胞移植到实验鼠体内,4天内都可检测到活存细胞,且细胞已呈现典型的双面凹结构,并检测到人工红细胞特异抗原,表明利用干细胞技术制备的红细胞具有正常人体红细胞结构和功能。下一步,该团队将致力于规模化制备红细胞,与特定功能血浆复合后,形成具有完整生理功能的新型“人工血液”。(记者唐先武 通讯员沈基飞)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