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马”军“鞍”:民用重型汽车难解的军旅缘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8-08-07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旋钮工作室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近日,日本防卫省装备厅公布了其为陆上自卫队新研制的155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俗称卡车炮)样车。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款卡车炮的原型车并未使用日本自制的底盘,而以一辆德国MAN集团制造的HX77重型全驱卡车取而代之。

  考虑到日本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汽车设计和制造强国,其新型卡车炮使用德制底盘的行为颇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但却是情理之中的:日本重工业根本无法提供这么一款独特的运输装备。

  当然,带来这一切落后现象的不仅仅要归咎于日本军工产业“坐着吃饭”的不思进取,还应该让其苛刻的民用交通法规,以及内卷化的民用汽车业务“背锅”:因为即便是在军品上一片空白,民用重型多轴全驱越野车也是可以拿来一用的产品。

  图为日本最新型155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底盘为德国MAN公司提供。(来源:日本防卫省)

  自然而然:捷克“太脱拉”重卡和“达纳”轮式自行榴弹炮

  要说起成立于1898年的捷克“太脱拉”(TATRA,又译“太拖拉”)公司,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在国内普通人眼里着实不高。但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就曾从当时同为“社会主义兄弟”的捷克斯洛伐克处购买了大量“太脱拉”卡车作为军用卡车使用,90年代之后大量“太脱拉”更是来到民间,以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半挂拖车等身份为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据不完全统计,进入中国的太脱拉卡车总数超过一万辆。

  图为河北某地达到使用年限后报废的太脱拉T815TP,该车最大牵引总重为惊人的120吨。(来源:Truckbbs)

  当然,民用市场本就是太脱拉重型多轴全驱越野车的主攻领域:以曾经在中国最为流行的太脱拉T815型6X6全驱越野自卸车为例,其原本的市场定位就是要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一辆“能爬能运”的运输工具,大功率发动机也好,6X6全时全驱、全独立悬挂也罢,都是为了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特定设计。

  而这也是一款军用重型越野车,乃至于是军用特种车的“必备修养”。因此,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华约国家在直接选用太脱拉T813/5系列作为军用卡车的同时,也将不少的火力装备搬上了太脱拉的后斗,其中就包括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轮式榴弹炮,令苏联都为之惊叹的“达纳”。

  图为开火中的“达纳”榴弹炮,太脱拉轮式底盘是该炮独树一帜的基石。(来源:fotokouba)

  在当时,能承受152毫米榴弹炮后坐力的轮式底盘屈指可数,但太脱拉就是做到了。在不对底盘做原理性修改的基础上,太脱拉重卡不仅完全能承受152毫米华约榴弹炮的后坐力,在最新改型“祖达纳”应用了155毫米52倍径榴弹炮之后依旧胜任,其性能未免要令万里之外的日本同行为之汗颜。

  迎头赶上:从“铁马”到“步兵风火轮”

  众所周知,中国92式步兵战车车族(WZ551系列)在中国的自研轮式装甲车史上占有一个显著的里程碑地位。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陆军“双脚跑得过轮子”的情况,基层部队也亲切地称之为“步兵风火轮”。

  但是,在“步兵风火轮”之前,中国的军工系统几乎没有建造完整的全驱轮式战车的经验。那么,成功的92式车族是怎么来的?当然也是从民用车型发展而来的啦。

  事情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说起。当时,中国陆军从西德进口了奔驰2026型6X6全驱越野车,用以牵引重型火炮,到货后由于其性能强大获得了部队的一致好评。

  因此,为了铺开装备这一型强悍的越野车,重庆西南车辆制造厂被国家委派来以奔驰2026为基础,研制代号为“铁马”的新一代重卡。

  图为远销海外,参与维和任务的WZ551系列车型。(来源:CDF-blog)

  而在采弗机械变速箱和413系列风冷发动机的“加持”下,“铁马”SC2200系列卡车很快红遍大江南北,在军民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此优良的性能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免让“铁马”的娘家对这款重型越野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具备能力和想法,而目标就正是当时世界陆军强国的新宠,中国陆军的装备空白——轮式装甲车。

  最终得以大批量生产、装备、改型乃至出口的WZ551系列虽然并不是在奔驰2026/铁马SC2200基础上做简单修改,但完全应用了铁马重卡成熟的转向、动力和操纵系统,也就继承了铁马重卡强悍的性能。

  在此之后,才有了读者们耳熟能详,完全独立自主设计制造的“大八轮”。而在这一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铁马”重卡可谓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