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盘点中国十大军事进步

中国经济报告 2017-10-27

  时代在进步,军备竞赛不仅是勇气与智谋的完美结合,也是高科技之间的较量。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筑梦天宫,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龙归大海;从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的举国欢腾,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的振奋人心??每一项科技的进步,都引领中国在世界政治、军事、外交舞台上大放异彩。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第二艘航空母舰)正式下水,中国海军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航母,实现了从“辽宁舰”研仿设计、修复续建到中型航母的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跨越,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中型航母前列。新航母的下水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够独立研制建造大中型航母的国家,也是中国海军发展战略向深蓝迈进的标志性事件。

  空间交会对接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于2016年中秋夜升空。“天舟一号”是中国首艘货运飞船,2017年4月20日从海南文昌发射。2017年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本次试验旨在验证货运飞船的快速交会对接能力,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后续研制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

  “空间交会对接”类似于空中加油,但这比空中加油困难多了。天舟要进行多次变轨和姿态改变,找准最有利的时机才能确保对接成功。道理说起来简单,可是实现太空之间的精准控制可不简单。空间绕飞是两个10吨左右的飞行器在以每小时29万公里的高速飞行过程中完成的,一旦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求两者的轨迹和姿态控制必须极为精准。中国这项技术的突破让中国占据了未来太空的高点,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获重大突破。

  重型火箭取得重大突破

  重型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安全性直接决定着卫星、飞行器等产品的使用效能,也直接彰显一个国家的航天实力,发展重型火箭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拟命名“长征九号”,设计推力超过3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00吨以上,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在50吨以上,可满足未来载人登月、火星探测和更远的深空探测需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在2017年6月1日披露,中国首台泵后摆火箭发动机首次试车已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泵后摆核心技术的国家。泵后摆技术是中国正在研制中的500吨级火箭发动机——液发-480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液发-480又将是长征9号火箭的芯级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全新研制的多种零部组件产品,尤其是多层波纹管柔性连接的高压摇摆软管,承受住了涡轮泵排出的高温高压富氧燃气多重考验,在试验过程中活动自如,结构可靠。“长征9号”火箭如果首飞成功,则有望成为全世界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激光武器世界顶尖

  激光武器是一种定向能武器,利用强大的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它是利用高亮度强激光束携带的巨大能量摧毁或杀伤敌方飞机、导弹、卫星和人员等目标的高技术新概念武器。它有着其他武器无可比拟的优点:速度快、精度高、拦截距离远、火力转移迅速、不受外界电磁波干扰、持续战斗力强等。一直以来,激光武器都受到各大主流强国的关注。中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世界顶极的激光研究机构——上海光机所,着力研究大功率钕玻璃激光器,这项科研项目的相关资料依然保密,但我们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在激光武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的激光器已经能打到1000公里的低轨道卫星,全球目前只有中美两国能做到。

  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在量子通信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17年5月3日,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经过几十年发展,传统计算机性能提升的摩尔定律已渐渐失效。而量子计算机可在一些特定功能上取得上亿倍性能提升,在密码学、科学模拟、大数据处理等领域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把传统计算机运算速度比成骑自行车,那么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就好比开飞机。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所需时间为100年;而使用一台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求解同一个方程组,仅需0.01秒。如今,中国成就了里程碑式的“量子霸业”,成为了“量子革命”的领导者。

  量子计算机可应用到各种国防科技运算中去,打开保密信息的大门。运算和处理数据的速度还可以极大地改进无人机和军用机器人,让军用机器人更快地作出决定,更准确地采取行动,对付更多目标,更好地监视整个战场,比敌方机器人“棋高一招”——这将意味着胜利。量子计算机还可以用来设计新型武器、材料和结构,制定新的作战战略。

责任编辑:张亨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经济报告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