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海军防空如何测距和指挥的?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12-02 作者:侯建军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侯建军

  策划:赵清建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网友提问:二战时海军防空如何测距和指挥的?

  二战期间海军舰艇对抗空中来袭目标,主要是靠舰炮,而当时的舰炮还没有对空雷达和火控雷达等装备,只能依靠简陋的光学测距仪器和炮手的经验,根据目标的大小、外形靠目视判别来袭目标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有些高射炮上有个类似蜘蛛网状态的东西,它相当于步枪的瞄准具。根据飞机在“网”中的大小判定其距离。

  

  中途岛海战(图片来自网络)

  但真要想用它套住并打下飞机,必须有十足的运气。在实战中炮手发明了打提前量和多门炮组成交叉火力网的战法,主要根据飞机的对舰攻击时一般飞行轨迹和速度向预计飞机达到的地点发射炮弹,并靠持续的射击拦截飞机,当然这也需要运气。

  后来出现了可调引信、无线电引信等,命中概率有了较大提高。可调引信主要是预先设定引爆时间,炮弹发射后在预定时间爆炸,无需弹丸击中飞机,靠的是爆炸后的碎片杀伤力。无线电引信的原理是当无线电波测量到炮弹和飞机的距离从缩短变成拉大的一瞬间,引爆弹丸。

  侯建军,原海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外国海军装备发展研究,著述3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九五”国防科技信息研究成果一二等奖5项。被评为国防科技信息事业50周年优秀工作者。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