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要不是高考时脑子里循环放歌,说不定我现在清华北大毕业了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20-07-21 作者:银河路16号团队

  又到一年高考时,即使暴露年龄,笔者还是忍不住回忆当年与高考鏖战的时候,数学题答到一半,脑中莫名响起了春晚不朽名曲的旋律:“咱老百姓,今儿晚上真呀真高兴!嘿!”

  年轻的我一时间不知如何摆脱,特别是那个手榴弹般的“嘿!”,一直回荡在脑海里,一路血脉偾张,脑浆沸腾,冲向最后一道大题……

  因为脑子里循环放歌,笔者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一度挺懊恼。(脑子:我没有!我不是!)直到,我看到这些评论,才发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图片来源:)

  www.zhihu.com/question/315022429/answer/626442805

  知乎回答下的评论】

  脑中循坏放歌是什么原因?什么样的歌更容易洗脑?大脑里有没有暂停键可以stop呢? 为了保证今年的高考学子们在考场上不受影响,笔者决定好好说说脑子里循环放歌这件事。

  脑中循坏播放音乐就是耳虫吗?耳虫≠幻听

  耳虫的术语叫“不由自主的音乐意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近年关于耳虫的研究和科普很多,不过有个区分似乎鲜被提及:耳虫并不等于音乐幻听(musical hallucinations)。

  虽然都是脑中不由自主响起外界并没播放的音乐,耳虫与音乐幻听一直被心理学界认为是不同概念。一项2018年由英国杜伦大学发起的276人参与的研究表明:

  比起音乐幻听,耳虫的重复性高,出现频繁,内容熟悉,常自带歌词,更容易跟着哼唱,可以更好地反映当下的心情。但不同的人对“耳虫”的感受度差异很大,据说有整部交响乐在脑中轰鸣的案例。

  而比起耳虫,音乐幻听更容易被错认为是来自外界的刺激。极端案例是已经耳聋、住所偏远的高龄老妇常听到音乐巨响,甚至报警驱车,四处寻找音源。

  有研究统计,99%的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耳虫,92%的人一周至少经历一次耳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其干扰。

  大多数人觉得耳虫没什么危害,是良性的,至少是中性的,也有15%33%的人觉得耳虫很烦,不舒服。

  而音乐幻听则常与抑郁症、强迫症、耳聋、酗酒、癫痫等各类疾患相关。有研究统计,16%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的强迫症患者会产生音乐幻听。

  有案例记录:一名32岁西班牙女性,整整12年,从早到晚,脑中都有音乐片段循环播放。她无法集中注意,长年生活焦虑、失眠,就算戴耳机听别的歌也无法消除幻听,强迫自己听相应的歌,症状才会有所缓解,总之痛苦万分,最后服用了12周抗忧郁药,才有改善。

  

  (图片来源:www.arre.co.in/health/defying-depression-coping-mechanism-mental-health

  所以,如果脑中的音乐长期、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工作,让你的生活不堪其扰,耳虫长期得不到缓解,不妨去求助一下精神科医生,看看有没有其它更深原因。

  耳虫的解剖:洗脑歌写作指南

  一首歌成为耳虫,本身有什么特点吗?

  2010年到2013年间,英国杜伦大学的Jakubowski博士曾发起一项3000人参与的研究,试图从入侵他们的耳虫中,找到这些歌曲共同点。辅以其它研究,总结大致如下:

  1、音符持续时间较长,不是太细太密,让人记不住、跟不上。

  2、音高间距较小,音符在乐谱上不会“上蹿下跳”。

  3、旋律线较平常,不是太奇怪。最常见的是,第一句音符走向上升,第二句下降,像“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那样。

  4、速度(一分钟多少拍)较快。

  5、重复乐句较多。

  

  (Lady Gaga的歌曲《Bad Romance》常在欧美研究中排名脑虫前列。图片来源:《Bad RomanceMV视频截图。)。

  其实,这寥寥几个共同点,对写出洗脑神曲,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因为诱发耳虫的原因,并不只在歌本身。

  耳虫的培育:诱因和脑结构

  在一个44人参与的小型实验里,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问卷和核磁共振发现,更常经历耳虫的人,他们的黑索氏回(与听觉感知和音乐记忆有关)以及右侧额下回(与音高记忆有关)都更厚。

  另外,不易受到耳虫影响的人,大脑右侧旁海马皮层(与记忆编码和提取有关)更大,他们能更有效地抑制耳虫。而觉得耳虫很烦的人,与情绪调节有关的颞叶灰质更多。

  

  (与听觉感知和音乐记忆有关的黑索氏回(Heschl's gyrus)(图片来源:www.fmritools.com/kdb/grey-matter/temporal-lobe/superior-temporal-heschl/index.html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也不是断言怎样的大脑结构就肯定会导致耳虫。

  一首歌为什么在某些情境下成了你的耳虫?这不只与那首歌本身更和你的状态有关,个体差异很大。

  研究表明,一首歌,如果你最近听过而且听得多还跟着唱,那么它就非常容易成耳虫。不过,联想、记忆和心情,比如听到了几个其中的音符、看到了与之相关的词语以及感到了它曾唤起的情绪同样可以促进成虫。

  此外,最常被提到的诱因是“认知负荷”(在工作记忆中使用的心理努力的总量)。当人的认知负荷过低时,比如刷牙、愉快骑车或者百无聊赖时,耳虫就会常来,甚至睡着的时候,也会形成耳虫。

  另一方面,人的认知负荷过高,比如做难题、答考卷、临阵磨枪、拖拖拉拉看文献想写论文又想不出来怎么写的时候,压力会变大,也会形成耳虫。

  其实,这是考试季学生们最常遇到的困境,虽然不太妙,但得知此乃正常现象,而且学霸也时难幸免的时候,你心头的焦虑是不是缓和些了?

  如何“灭虫”?数独、念经、嚼口香糖

  针对以上诱因,我们可以推断出消除耳虫的相应方法。然而,诱因的个体差异大,灭杀方法也会因人而异,特别是许多常被提到的方法,有些并不适用于考试现场。所以这里按照有效程度从低到高,罗列如下:

  方法1:把歌听完。

  耳虫通常很短,是音乐或歌曲的片段,而对不完整对象的记忆往往比对完整的持续时间长,即心理学所谓蔡氏效应(Zeigarnik effect)。

  所以,如果一首歌的副歌或高潮成了耳虫,打开播放器,去把整首歌听完,有研究称,会有“杀虫”效果。

  方法2:找个“备胎”。

  如果一首歌成了耳虫,那么打开播放器,去听另一首,“以暴制暴”。在多数情况下,“备胎”并不会变成新的耳虫,即使变了,据说新虫比老虫让人感觉要好些。

  

  (在动画片第7季第20集,章鱼哥吹奏的黑管曲驱走了入侵海绵宝宝的耳虫。图片源:《海绵宝宝》动画片视频截图)

  方法3:认知负荷适中。

  如前所述,认知负荷过高或过低都易诱发耳虫,所以去从事一些认知负荷适中的活动,比如:读小说、做数独(千万别太难了)、给朋友打电话聊聊天等等。

  

  (做这种高难度数独,可能会适得其反。图片来源:www.telegraph.co.uk/news/science/science-news/9359579/Worlds-hardest-sudoku-can-you-crack-it.html

  以上三种方法,上考场没法用,而监考老师才是最佳“杀虫剂”。

  方法4:不出声的地絮絮叨叨,嚼口香糖

  这可能是考场上最实用的方法。

  不出声地说歌词、念经、背诗、自言自语,包括嚼口香糖,都要用到嘴、牙、舌头及其它用来产生语言的发声器官。如果让这些器官动起来,可以阻碍大脑不自主地产生语言或音乐记忆,抑制对歌曲的想象和重现,把遭到耳虫入侵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夺回来一些。

  有研究称,嚼口香糖,比手指敲桌子等不涉及发声器官的小动作,“防虫”效果好得多。

  当然,真到了考场上,万一监考老师不允许嚼口香糖就算了,如果允许,也务必小声嚼,别吧唧嘴,影响了别人。

  

  (尽量不出声地大嚼!图片来自curiosity.com/topics/how-chewing-gum-can-get-rid-of-earworms-curiosity

  方法5:心如止水

  耳虫随你便,本人都看淡。万事不强求,清净心中留。有研究和高僧拾得都称:你只需忍它、让它、由它、避它、耐它、敬它、不要理它……

  至此化境,别说耳虫了,难题还算个啥?!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还算个啥?

  在高考快要来临之时,愿辛苦的考生们在考场上都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门门科目考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图片来源: http://www.1010jiajiao.com/qx_portal/doc/131861.html)

  参考文献:

  Moseley, P., Alderson-Day, B., Kumar, S. & Fernyhough, C. (2018). Musical hallucinations, musical imagery, and earworms: A new phonomenological survey.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65, 83-94.  Rojas, J. M., & Rodriguez, I. L. (2018). The Stuck Song Syndrome: A Case of Musical Obsess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 1329-1333.  Jakubowski, K., Finkel, S., Stewart, L., & Mullensiefen, D. (2017). Dissecting an Earworm: Melodic Features and Song Popularity Predict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11(2), 122-135.   Williamson, V. J., Liikkanen, L. A., Jakubowski, K., & Stewart, L. (2014). Sticky tunes: how do people react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PLOS ONE, 9(1).  Hyman, I. E., Burland, N. K., Duskin, H. M., Cook, M. C., Roy, C. M., Mcgrath, J. C., & Roundhill, R. F. (2013). Going Gaga: Investigating, Creating, and Manipulating the Song Stuck in My Head.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7(2), 204-215.   Beaman, C. P., & Williams, T. (2010). Earworms (stuck song syndrome): Towards a natural history of intrusive though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1(4), 637-653.  Mocellin, R., Walterfang, M., & Velakoulis, D. (2008). Musical hallucinosis: case reports and possible neurobiological models. Acta Neuropsychiatrica, 20(2), 91-95.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do-you-solve-a-problem-like-an-earworm/  http://mentalfloss.com/article/558659/ways-get-rid-earworms-according-science  https://www.gold.ac.uk/news/scientists-find-key-to-writing-catchy-pop-hits/  https://www.udiscovermusic.com/in-depth-features/how-to-write-an-earworm/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