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办
登录
下载APP
帮助
客服中心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首页
前沿
健康
百科
军事
科幻
安全
人物
智农
专区
资源服务
返朴
1
关注
1.81 万
粉丝
简介: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科学家领航的好科普。
文章
视频
搜索
取消
成为文化符号的薛定谔丨纪念薛定谔诞辰135周年
这个科学史上最著名也最可怕的思想实验,其实是薛定谔对当时量子力学发展状况的挖苦。尽管如此,薛定谔去世十多年后,他和他的猫还是成了流行文化里“模棱两可”的符号。
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
玻尔兹曼
薛定谔
08:55
首批赴美留学一百五十年祭
历史仿佛再次走到敏感的关口,百余年来浮沉过的文化焦虑由于种种原因再度泛起。正确总结近现代留学史,应该可以帮我们看清国家进步的正确道路。
科普
教育
科学
2022-08-11
一种常见又易治的“花柳病”,怎样走向不治之症
20年前,一粒药片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得打针。再过10年,我们可能需要副作用更严重的抗生素,甚至还治不好它。再往后,淋病甚至可能成为一种不治之症。
传染病
抗生素
淋球菌
阿奇霉素
2022-08-10
面对不良风气,一家Nature子刊给它的审稿人一把奥卡姆剃刀
一些论文将理论和模型过度复杂化,装扮成耸人听闻的东西,耍这些花招只为之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基金支持,并混上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为了纠正这种“不正之风”,Nature Nanotechnology决定做点什么
Nature
奥卡姆剃刀
2022-08-09
默然纯粹映秋水丨纪念量子力学奠基人狄拉克诞辰120周年
狄拉克沉默寡言,作为社会学单位的狄拉克 (1 狄拉克=1字/小时) 也许是狄拉克留给人类社会的最有趣的贡献。
量子力学
2022-08-08
太热了,等不及减少碳排放,能不能把碳塞回地里去丨展卷
地球从哪里来的,最终会变成什么样?该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碳科学或将为人类的一些重大问题提供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碳的故事就是一切的故事。
甲烷
碳循环
2022-08-07
粒子物理学停滞不前的噩梦该怎样打破?
除非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带来惊喜,否则粒子物理可能会无奈地走到尽头。
物理
粒子物理学
理论物理
2022-08-06
争鸣:小学数学教材有必要过度区分乘数与被乘数吗?
不要把课纲里有没有列出或区别某个概念知识当成大事。不要把课堂上该不该讲某个“超纲”的概念知识当成大事。该当成大事的,是学懂知识本身。
数学
小学数学
2022-08-06
“拉马努金复生才能解决”:E₈格与装球问题
本文将用基本的数学知识介绍相关概念,特别是E8格的特殊意义,它又如何与装球问题联系起来。相关研究源远流长,而现在则是一次直接了解现代数学前沿的绝好机会。
2022-08-05
怎样体面地讲道理?
在理性的、讲道理的前提下,如何才能更清晰、更合理、更可理喻地支持或反驳对方的观点呢?
批判性思维
2022-08-04
成为文化符号的薛定谔丨纪念薛定谔诞辰135周年
返朴
首批赴美留学一百五十年祭
返朴
一种常见又易治的“花柳病”,怎样走向不治之症
返朴
面对不良风气,一家Nature子刊给它的审稿人一把奥卡姆剃刀
返朴
默然纯粹映秋水丨纪念量子力学奠基人狄拉克诞辰120周年
返朴
太热了,等不及减少碳排放,能不能把碳塞回地里去丨展卷
返朴
粒子物理学停滞不前的噩梦该怎样打破?
返朴
争鸣:小学数学教材有必要过度区分乘数与被乘数吗?
返朴
“拉马努金复生才能解决”:E₈格与装球问题
返朴
怎样体面地讲道理?
返朴
1
2
3
4
...
69
下一页
尾页
共69页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科普中国APP
开启您的智慧生活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