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误区,你中了几条?

科普中国网 2019-11-29

  

  高原反应是每个进藏人都关心的问题:

  ——我身体素质很好是不是不用担心高原反应?

  ——害怕产生依赖,不吸氧是不是也可以慢慢适应缺氧环境?

  ——发现不适,尽量减少运动,静卧三天。

  这些都是对高原反应的误读,真正的高原反应可不像它字面上所表现的那么温和。即使是具备常年生活经验的“当地人”也会给出错误的指导。比如,一位已经出现高原反应的游客被导游告知“吸氧会有依赖”。

  

  吸氧真的会产生依赖吗?答案是否定的!医学上,“依赖性”一词专门用于药物(阿片属于精神类药物)依赖性,又称:“药物习惯性”或“药瘾”,它是指由于服用某种药物、特别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而产生了精神上或躯体上对于该药物的依赖,长期服用后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综合征”。缺氧后吸氧只是直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人体的缺氧状态,恢复和促进代谢过程的良性循环,缓解缺氧症状的病痛。本身不会产生依赖性。症状好转,逐渐不用吸就可以了。当旅行结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也不会出现长期氧依赖的现象。

  其实,对于高原反应的认知误区所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缺氧补氧是最有效缓解高原反应的手段,拒绝吸氧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病理生理反应。

  那究竟什么是高原反应?又该如何预防呢?这篇文章就从科学的角度做一个全面的解读。

  首先说说人体与氧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活一口氧气”

  

  氧如何作用于人体呢?可以简单概括为“一进一出”

  “一进”:氧气通过气道进入肺泡,随后弥散进入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到达人体各部位进入组织细胞。

  “一出”:氧进入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人体所需能量,同时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氧呼吸,线粒体作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也被称为“能量加工厂”。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颠覆对高原缺氧的认知

  

  如图所示

  上图是人在一个正常有氧环境中的完整循环,但是高海拔地区跟平原相比,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缺氧”,这里所说的“缺氧”,并不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减少,而是由于氧分压降低,单位体积空气中氧分子的绝对数量减少。

  简单科普下氧分压,分压是个物理名词,就是混合气体中单种气体的压强组分。举例来说,大气中包含了多种气体比如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大气压乘以氧气所占的比例即为通常所说的大气氧分压。拿到医学上,就会用这个指标去考量进入人体内的氧气,比如可吸入气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这些指标都可能降低,是作为治疗和研究的重要参考项。

  其实,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的绝对数都是保持恒定的,约为20.1%。但随着大气压下降,空气密度降低,可提供的氧气量变少。比如,在海拔高度约为3700米的拉萨地区,大气压仅为海平面的64.3%[1],进入血液的氧气数量减少,人就会产生头疼、头晕、心悸、恶心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高原反应”。

  在高海拔地区别做杠精

  研究发现,高原反应与身体素质没有相关性,即使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在缺氧环境下剧烈活动时,氧饱和度比不运动的人还是要低[2]。当然也有学者观察到,身体素质较差者高原反应发生率高[3]。究其原因可能身体素质较差者,患有基础疾病、对冷环境更不适应,从而加重高反的程度。这方面的研究尚存争议。

  所以,一定不要出于“突破自我”的自身鼓励,或者考虑提前终止行程对同伴可能造成的影响,而选择在症状消退前坚持登高,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当海拔高于4000米,缺氧引起急性高原脑水肿发生率剧增。

  这些人,就别轻易去了

  急性高原反应可以累及所有年龄段,无论身体健康状况如何。研究表明,年龄越大,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风险也越大[3]。健康儿童一般能良好耐受海拔低于3500米的高原旅行。但有先天性心脏病或6周龄以下的婴儿,风险更大。患严重贫血、高血压、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和肥胖的游客,不宜进人高原。

  坐着火车去拉萨有科学参照

  

  一般认为,24小时内搭乘飞机进入高原可视为“急进”高原。研究发现,与历时3天左右乘坐火车或汽车渐进高原相比,搭乘飞机进入高原,且不采取补氧措施的,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性更高[4],甚至高达24.4倍[5]。可见坐火车或者乘汽车进入高原比坐飞机突然降落高原安全很多。所以奉劝诸君,想上高原需要缓缓图之,是急不来的。

  给行程留出足够的时间

  一般在抵达高原6-12小时后[6]不采取补氧措施会出现头痛、胃肠不适、眩晕、疲劳和失眠等症状,说明高原反应“来了”。

  白天做腹式呼吸,加夜间辅助吸氧,并逐步、缓慢、阶梯式地到达高海拔地区是预防或改善高原反应最可靠且安全的方法,建议适当地拉长行程至数日,每天上升300-500米,每隔3-4天休息一天,这样能够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若时间充裕,建议游客提前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区适应性停留1周左右,再登高。如果你是“豪游”,白天在高海拔区域游玩,夜晚返回低海拔休息,当然是最理想选择啦。

  初进高原,要注意减少体力消耗,走路、运动时宜缓慢,勿大声讲话或放声唱歌,搬运物品或蹲下起立时,动作不要过快。高原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应随时注意保暖防寒,预止上呼吸道感染。保证睡眠和调整心理状态,进入高原后吸烟、饮酒均有可能加重高原反应,因此应控制吸烟,禁止饮酒。

  吸氧是最直接手段

  补氧不但可以预防高原反应,而且还能有效的缓解高原反应症状,降低对机体的损伤。因为高原反应就是由于海拔过高,氧气过少而造成的。所以,补氧是保护脑及其他器官最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如果游客不能回到到低海拔地区,一定要通过吸氧缓解症状。正确补氧方法是:通过面罩或鼻导管以2-4 L/min的流速吸氧。

  “静卧三天”观察法不可靠

  有些“过来人”传授“经验”:如果发生高反,静卧三天,三天没事就没事儿了,三天还不见好就返程,此“经验”不可取。休息期间最好有同伴照顾。轻度的活动有助于适应环境。如果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后仍未消退,则需考虑转移到低海拔地区。

  

  脑水肿典型症状:1.极度的疲倦和无力;2.难以正常行走;3.意识模糊或者情绪激动;4.出现醉酒样行为。

  肺水肿典型症状:1.咳嗽;2.呼吸急促;3.爬坡困难。呼吸困难在休息时也变得明显。

  最后祝大家玩儿得愉快!

  参考文献

  [1] 肖雨茜. 西藏高寒旅游环境下人体高原反应指标体系建立与区域评价[D]. 成都理工大学, 2012.

  [2] Richalet JP, Larmignat P, Poitrine E, et al. Physiological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high-altitude illnes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2,185(2):192-8.

  [3] 柴自杰. 急性高原反应234例调查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00(01):50-1.

  [4] 方露. 急性高原反应影响因素探讨和分类模型初建[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

  [5] 舒玉刚. 急性高原反应影响因素及靶向性创新药物提高机体缺氧耐力的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

  [6] 李福祥. 急性高山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36(4):413-5.

  作者:李泱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研究员,付子豪博士

    复核:肖华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科技顾问、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