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还需要“贴秋膘”吗?

泽桥医生
即时救助,一看就会,你和家人的随身医生!
收藏

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天气逐渐转凉,“贴秋膘”被提上议事日程。佳节将至,餐桌上的“硬菜”更是变着花样轮番登场。但我国约有2亿“临界高胆固醇血症”人群,还有88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高胆固醇血症对于我们健康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面对美食,大口吃肉行不行?

近几年,对于现代人是否需要"贴秋膘",营养学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其实只要正确掌握科学的秋季进补原则,合理"贴秋膘",对人体健康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人民之所以有“贴秋膘”的传统,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农业、物流仓储、食物保鲜等技术不发达,冬季可供选择的新鲜食材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人们很有必要在入冬之前多吃一些,以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营养不良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在深秋季节多吃些鱼和肉,可以帮助身体积攒脂肪——靠脂肪层的保暖作用来对抗冬季的严寒低温。由此可见,现代都市人已经不需要“贴秋膘”了。毕竟,哪怕是在冬季,超市里也可以随时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牛羊鱼虾。暖气和其他取暖设施,也让我们不必再依靠脂肪来完成保暖[2]。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秋季进行食补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来看看秋季气候对于我们的身体,尤其是胃肠道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气温降低会刺激食欲。您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气温降低以后,自己的食欲会变得更加旺盛,而且,进食后会觉得全身暖洋洋的。当人体感知到温度降低,会刺激神经释放摄食信号,增加热量摄入——多吃点饭,以便增强抗冻能力。而人们吃下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会消耗一定的热量,并表现为体表散热——人微微出汗,觉得温暖。这种热量消耗被称为食物热效应,也叫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秋季,各类病毒性胃肠炎十分常见,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呕吐、发热等。不少老年人坚信,秋季胃肠炎的发生,是因为气温降低,肠胃“受凉”所致。事实上,这种观点太过片面,也不科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秋季胃肠炎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另一方面,健康人的胃肠道并不会因为低温饮食就发生疾病。胃肠道在人体内部核心区域,并不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很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偏凉的食物,在经过口腔、食道的过程中,会逐渐升温,待其进入胃肠道时,温度并不会太低。

在网上搜索“贴秋膘”食谱,排名靠前的多为红烧肉、肘子等肉食。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对囿于劳作、食物短缺的古人来说的确十分合适,但对于缺乏运动、食物富足的现代人来说,则可能会造成身体负担。如果您体型偏胖或者血脂、血糖水平偏高,更不能借“贴秋膘”的名义对饮食不加节制[3]。那么,怎样根据季节、气候有的放矢地调整饮食,改善秋季常见的健康问题呢?

针对秋季气温降低的特点,我们在饮食调整上需要重点关注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这不仅因为优质蛋白质是人体各类免疫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因为人们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所消耗的热量,大于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主要成分的食物。也就是说,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身体散热更多,人会更抗冻。

事实上,优质蛋白质不仅存在于猪、牛、羊肉中,鸡蛋、牛奶、酸奶、豆腐以及坚果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如果您偏爱吃肉,可以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鸡肉、鱼肉、瘦牛肉等,以较为清淡的烹饪方式对其进行加工。比如,将鸡腿肉经水煮、撕碎、调味后,做成白斩鸡;将鱼经腌制入味后,上锅蒸制成清蒸鱼;将牛肉馅调味、搅打后,同冬瓜一起汆烫成肉丸汤。

日式暖锅也很适合在秋季食用。这种小火锅的汤底所含油脂很少,涮煮食材种类丰富,如绿叶菜、魔芋、菌菇、海带等,还含有适量的牛肉和鸡蛋。微凉的秋天,一份热气腾腾的暖锅,配一碗杂粮米饭,不仅可以帮助您暖胃、补充营养,同时也很美味。

参考文献:

1. 陆志刚,张洁. “贴秋膘”宜点到为止[N]. 健康报,2021-09-16(008).

2. 王璐.现代人还要“贴秋膘”吗[J].恋爱婚姻家庭(月末),2020(10):14-15.

3. 陈晶. “秋膘”这样贴,健康又科学[N]. 人民政协报,2021-09-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