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有什么并发症?多久能下地?髓内针最后要取出吗?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汪琪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李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髓内针内固定技术,主要适用于胫骨干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除了胫骨干骨折,接近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胫骨骨折,关节面损伤不是很严重,目前也可以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技术。

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技术主要是用髓内针,在胫骨近端和远端穿过胫骨髓腔,用螺钉将髓内针固定住。由于髓内针完全符合骨头原有的生物力学,术后能早期进行踝关节以及膝关节的功能康复锻炼,相比钢板内固定来讲,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的一些问题。

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植入方式,不直接暴露骨折端,其优点在于对骨折端血运的影响较小。然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无法直视骨折端进行接触式复位,需要依赖术中透视及体表观察来确认骨折是否复位,可能导致骨折端未能精确对接,出现较大分离,即复位不良,这是该方法最主要的并发症。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骨折复位不良会严重影响愈合,骨折端长不上,叫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需要再次手术;骨折对位差了一点,有的还会出现肢体短缩,做完之后腿变短了一点;还有就是骨折畸形愈合,如短缩畸形、旋转畸形等。

术中若发现复位不良,且不打开骨折端则无法良好复位时,不可妥协,因为这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此时应果断采取切开方式,充分暴露骨折端,在直视下完成复位后再插入髓内针。若术后发现复位不良,通常的做法是移除远端的锁钉,并在透视下采用闭合的方法重新复位骨折,复位成功后再重新锁钉加以固定。如果此方法仍无效,则需取出髓内针,重新设计固定方式。

另外,内固定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还有切口周围感染,对于骨科来讲,最严重的感染是骨髓炎。另外髓内针置入过程中,毕竟不是在直视下进行的,是在影像学透视下配合完成的,一些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在插入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有损伤。损伤到神经,所支配的感觉、运动反射会受到影响;损伤到血管,会引起出血。或肢体缺血后发生坏死,最后需要截肢,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当然这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

常规术后护理,比如切口及时换药;抬高患肢,减轻肢体肿胀;活动相邻关节,比如踝关节、脚趾、膝关节;做肌肉舒张练习等。

胫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损伤小,术后切口疼痛比较轻,术后麻醉清醒之后,一般肢体就可以自由活动了,疼痛可以忍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但是下地活动需要拄拐杖,早期锻炼关节和肌肉,这样恢复得会快一些。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下地活动分几个阶段,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只要患者有意愿,身体状态允许,教会患者用拄拐的方法进行免负重的下地行走,足底可以接近地面,但是别用力。如果觉得不是非常疼,可以慢慢负重行走,有一个适应过程。术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进行X光片随诊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已经模糊了,有愈合的迹象,而且扶拐行走基本上接近正常负重,也没有感到骨折断裂处疼痛和其他异常感觉,可鼓励患者尝试脱离拐杖,实现完全负重行走。

术后通常3-4个月骨折就会愈合,这是相对时间,因个体不同,骨折的损伤程度不同,慢的可能需要6-8个月。

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恢复后髓内针要取出吗?这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讲是不需要取出来的。

但是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青壮年、青少年,髓内针留在体内,有一部分力量要靠髓内针来分担,骨骼得不到正常状态下的力的刺激,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一定的骨质疏松。所以对于青少年和青壮年,骨折完全稳定愈合后,一般16个月可以把髓内针取出来,或者取出锁钉。对于部分青少年,自己不想取出来,运动要求也不是很高,也可以不取出来。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即钉尾突出,锁钉过长,导致其突出部分刺激周围软组织或皮肤,触碰时会引起疼痛,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把它取出来。

还有一部分患者,从心理上觉得体内放一个异物不踏实,不希望有异物留在体内,会产生一种焦虑,进行心理疏导之后没有什么效果,这部分也需要取出来。

所以除去特殊人群,特殊情况,大部分患者术后没有必要把髓内钉取出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2025-03-13
夏龙滨
大学士级
阅读了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