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技术适用于哪些胫骨骨折?有什么优势?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汪琪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李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胫骨骨折发生在小腿中段部位比较多见,也有一部分发生在接近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部位。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胫骨骨折的治疗有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治疗等方法。骨折移位比较严重;涉及到关节面;部分开放性骨折;骨折对血管、神经造成了损伤,这些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且首选微创手术。

目前胫骨骨折微创治疗大体分三种,分别是小切口带锁髓内针固定技术、小切口或有限切开的钢板复位技术、经皮穿针的外固定架固定技术,最常用的是带锁髓内针固定技术。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针固定技术。

胫骨是一根长管型骨,从解剖学上讲骨中央叫髓腔,胫骨骨折后,用一根长长的金属棒把断了的骨头连接起来,通常要把髓内针置放到长管状骨的中央,也就是穿到骨髓腔内,前提要把骨折进行复位,恢复骨骼的延续性、完整性。这个金属棒直径7-12毫米大小,可以称它为针,所以这种固定方式叫髓内针固定技术。

为什么叫带锁髓内针?因为金属棒插到长管状骨骼中,把断骨连接起来,但是不能够很好地防止骨折旋转。金属棒的头端和尾端是有孔的,首尾两端穿上钉子,用两个钉子锁住,能有效地维持长度,防止旋转,所以这种内固定装置叫带锁髓内针。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传统的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技术治疗范围是小腿中段骨折,也就是胫骨干骨折,原来只放一两个锁钉。现在随着髓内钉制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首尾两端的锁钉可以固定多枚,这样就扩大了带锁髓内针对于胫骨骨折治疗的范围。

除了胫骨干骨折,接近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胫骨骨折,关节面损伤不是很严重,也可以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当然稳定性需要特殊注意,特别是锁钉的植入方向和数目,否则干骺端用髓内针固定容易造成复位不良和固定不牢靠。

总的来说,目前胫骨干中段骨折和接近关节且移位不大的干骺端骨折,都可以采用髓内针内固定治疗。

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最大的优势还是微创。如果用传统技术,用钢板固定,需要把软组织切开,把骨折端暴露,直视下像拼积木一样把骨折拼接好、复位好,再用钢板固定住。虽然能纠正骨折移位,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是增加了对骨折端周围血运的影响,软组织周围血管、神经容易受到损伤,创伤还是比较大的。

髓内针内固定技术可以在远离骨折的部位做一个非常小的切口,切口一般只需要三四厘米长,能把一个长管状的金属伸进到骨髓腔就可以。手术切口可以选择远离骨折的部位,对骨折端的血运干扰少,也可以选择远离重要血管、神经的部位,避免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

所以,最大的优势是微创,保护了骨折端的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第二方面的优势是固定稳定。打个形象的比喻,用手托着一个东西,托住东西的一侧,容易掉下来,但是用手托在物体正中就会比较稳定,不容易掉下来。髓内针是放置在长管状骨的中央,把骨折两端连接起来,这种固定从生物力学来讲,叫中央应力分享式的固定,不是一种偏心性的固定,能够非常稳定地固定骨骼,同时还会把所承担的力最大程度地合理地再传导到固定的骨骼上,让骨折接近生理状态下的负重,有利于促进骨骼愈合。

其他内固定方式,比如最常用的钢板,钢板放在胫骨干一侧,是一种侧方型、偏心性的固定方式。这种方式相较于中央应力分享式固定,其稳定性较低,对骨折的愈合、早期负重有一定的影响。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2025-03-13
夏龙滨
大学士级
了解了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