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1. 领导高度重视,校长危勇整体规划学校科技教育及科普基地创建工作,副校长王军华具体负责组织管理,积极推动科普工作开展,重视其对青少年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2. 设有专门的科技体验组和专题教育组,作为主要课程体系,涵盖 50 多门课程,并不断充实完善。同时,组建创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领导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和执行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保障科普工作有序推进。
3. 科普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制定明确目标任务,依据《科技活动室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二十余项制度规范运行,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科普活动。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1. 对外开放天数或服务公众天数:285天。
2. 每年服务公众约 50000 人次,主要为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
3. 基地所在场地总建筑面积 23000 平方米,用于科普教育的面积为 3600 平方米。
4. 场馆和设备持续升级更新,引进了无人机足球、3D打印项目,并计划升级创客空间,引进模拟飞行项目,创建 5D 电影活动室等。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基地本年度开展了科技课程实践、参观体验、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科普活动约480次、参与人50000多人次,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
科技夏令营自 2012 年起每年举办,已成为品牌活动,每届有 1000 多名学生和 50 多位老师参加。参与人数约 50000 人次。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场馆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本年度接待量约10000人次。
人防科普教育馆本年度接待量15000人次,
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约30个;参与人数约1500人次。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活动数量5个;参与人数约800人。
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5.12 防灾减灾日”、“7.28 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国际减灾日”、“荆楚瑰宝趣味讲堂”等十多个活动。参与人数约10000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情况:
荆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科普中国科普号
荆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和总阅读量:
发布信息数:约500篇,总阅读量:约500000。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人数(或人次):约480人次。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财政拨款 80 万元,国家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30 万元。
专、兼职科普人员数量:专职科普人员 6 人,兼职科普人员 20 人,科普志愿者 80 人。
二、特色工作
打造科技夏令营品牌:自 2012 年起,每年 7 - 8 月承办荆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已举办五届。活动内容丰富,科技含量高,组织严密,规模大,覆盖面广,成为荆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亮点。
建设多个特色科普场馆:拥有科技体验馆、“月亮粑” 创客空间、荆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人防教育馆、血防健康教育馆等多个科普场馆。各场馆功能独特,如 “月亮粑” 创客空间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平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通过多种功能模块让参与者了解地震知识和应急技能。
丰富的科普功能教室及活动课程:设有航模、水火箭、3D 眼镜、电子灯笼等科普功能教室,开设相应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如利用场馆进行科普教育宣传,在特殊时期承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举办科学知识讲座等。
三、问题不足
部分科普活动参与人数、网络媒体平台数据、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服务人数及其他收入来源等数据不够精确或缺失,影响对活动效果及整体工作的全面评估。
科普工作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限制场馆设备升级速度和活动创新开展。
新媒体平台运营力度有待加强,信息发布数量和阅读量需提高,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科普宣传优势。
四、工作建议
建立完善数据统计机制,明确各部门数据统计职责,确保科普活动数据准确完整,为评估工作成效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经费支持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如设立专项基金、争取社会捐赠、与企业合作等,保障科普工作高质量开展。
组织针对科普教育基地新媒体运营的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新媒体运营能力,制定科学的内容发布计划,提高科普信息传播效果。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基地简介:
荆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位于公安县夹竹园镇黄金口园区,2010 年成立,是 “十二五” 期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首批重点扶持的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占地面积 1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3 万平方米,总投入近 1 亿元。拥有 12 个主题教育馆、24 个室内活动教室、四个室外拓展区和一个学农实践区,可同时接纳 1000 名学生开展活动。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形成独特办学模式。
开放时间:
全年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