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单向活瓣植入肺减容术:让慢阻肺患者畅享呼吸!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田森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白冲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对于重度慢阻肺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和肺康复治疗等的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单向活瓣(EBV)植入肺减容术为重度慢阻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慢阻肺的现状与挑战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7%,60岁以上则超过27%,患者总数近1亿人。重度慢阻肺使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肺功能严重下降,可导致高死亡率,其患病人数也与日俱增。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肺功能下降的问题。尤其针对重度慢阻肺的治疗效果更是差强人意。此外,尽管外科肺减容手术能使重度慢阻肺患者显著获益,但术后高死亡率限制了该技术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成为一种新的创新性技术,扩宽了重度慢阻肺患者的治疗范围,其中,以EBV植入肺减容术应用最为广泛。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EBV植入肺减容术的原理

EBV是一种精巧的医疗装置。它像是一个小小的单向“守门员”,被放置在患者支气管的特定位置。当患者呼气时,活瓣打开,让肺内的气体顺利排出。而当患者吸气时,活瓣关闭,阻止气体进入那些病变严重、过度充气的肺叶或肺段。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这些过度充气的肺组织容积会逐渐减小,就像给膨胀过度的气球慢慢放气一样,从而减轻了对周围正常肺组织和胸廓的压迫,改善整个肺部的通气功能。

三、手术过程

1.术前准备:EBV植入肺减容术之前,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肺减容靶区的选择高度异质性肺气肿完整肺裂或不存在明显侧支通气的肺叶。对术前肺气肿异质性程度、肺裂的完整性、术后靶区体积减小程度、靶区邻近相对正常肺组织的体积增加程度进行评价。医生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告知手术注意事项,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其他注意事项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

2.术中:EBV植入肺减容术是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的。支气管镜通过患者的口腔或鼻腔进入患者气管及支气管。医生借助支气管镜这个“慧眼”,找到目标支气管。然后,通过支气管镜的工作通道,将压缩的EBV准确地输送到预定位置。当活瓣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它会自动展开并牢固地固定在支气管壁上。整个手术过程是微创的,不需要像传统手术那样开胸,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3.术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这是身体对新置入活瓣的一种正常反应。在恢复期间,患者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身体康复。

四、EBV植入肺减容术的优势

1.精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医生可以根据每位患者肺部病变的独特情况,准确地选择需要置入活瓣的支气管,实现对病变肺组织的精准治疗,避免对健康肺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微创高效: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它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极小。患者术后的疼痛更轻,恢复更快。很多患者在术后不久就感受到呼吸困难症状的改善,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3.提高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EBV植入肺减容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可以重新获得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比如可以轻松地散步,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和自信。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冰冷的水
太傅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2024-12-13
站前社区李黎
学士级
已阅读
2024-12-12
祥和123
学士级
已阅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