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上,充满了无尽奥秘,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佶,正是探索这些未知领域的勇者之一。
今年4月,随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的圆满归来,胡佶也顺利完成了他最近一次科考任务。
2014年,胡佶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南极科考之旅,迄今为止,他已参加过3次南极科考,“每一次南极之行都是宝贵的经验,也很骄傲,能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去探索极地,为人类发展事业做出贡献。”
第40次南极科考
走进胡佶的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瓶子,里面有些透明澄清的水,便是从南极取回来的海水样品。胡佶笑称这是他和队员们的“战利品”。
去年11月1日,胡佶登上了“雪龙”号,开启了他人生第三次南极科考。回忆起为期168天的航程中,期间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胡佶在采集海水样品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对象供图)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海洋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机制,而极地的海水中,往往藏着其中的关键数据。
此行南极,收放潜标系统是胡佶的任务之一。这种设备是将沉降颗粒物捕获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浮球以及重块等通过绳索穿成一串,放入海中,能够长周期地对海洋进行数据观测和样品收集。
“最难的部分,是先将上一年同事们放在深海海底的潜标回收回来。” 胡佶说,这项工作只靠大船可不行,很多时候要单独乘小艇完成。
胡佶与队友坐小艇收潜标
那天,胡佶带着几个队员坐上小艇,顶着寒风,一点一点地配合“雪龙”号上的指挥号令,不断调整缆绳姿态,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才把潜标带出水。他至今还记得收上潜标后,从小艇返回大船时的画面:头上,是十米高的软绳梯;脚下,是不断起伏的风浪,“一不留神,人就容易掉入海里。”
“好在我们对每个流程都很熟悉,而且每次作业都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一点都不怕的。” 胡佶说。
科考队员们在“雪龙”号上用吊机回收潜标系统
在第40次南极科考期间,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在开站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他不自觉眼眶微润,“这是我国最为现代化的一个基地,也是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有力体现。正因如此,我对中国极地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胡佶说道。
科考船上的“狂风时刻”
胡佶的“南极经验”始于2014年,我国对南极实施了第30次科考,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作业。
冰封雪地的世界,一望无际的冰川、幽蓝寂静的海面、摇摇摆摆的企鹅……“那是属于世界尽头的美丽与奇幻,一见面就已被它迷住。” 胡佶说。
南极,这美丽的世界里不光有风景,也有考验。
驶入南大洋时,当船穿过普利兹湾,胡佶正在甲板上执行海水采样工作。这是南极第三大海湾,靠近中山站,附近常年大风,当时还没什么经验的他记得自己站在甲板上,狂风肆虐而来,吹得他几乎无法站稳,“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下,感觉人特别渺小,像被天地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惊险对于南极科考并不是常态,在南极更多是漫长而寂静的时刻,但胡佶耐得住。
“跟船作业时不分白天黑夜,按照设计好的站位,到站了就得起来干活。”每次科考任务,科考队员都至少呆半年时间。期间,船只会在设定好的采样站位停下来,胡佶和团队便会紧锣密鼓地收集数据、采集样品,再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珍贵的样品放入专用样品库保存。通常,每个站位都会进行1-2次的采样工作,日复一日,不断重复,仅单项化学要素一次科考就能带回3000-5000瓶的海水样品。
胡佶和队友在装海水样品
科考期间,每一天的时间都是珍贵的。“如果站点分布得非常密集,刚完成一个站点的任务,紧接着就要奔赴下一个站点。而船上的科研人员数量有限,这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有时候48小时就只能休息2到3小时。”胡佶说。
十年前,胡佶是跟在前辈后面的“新手”,如今,胡佶成了拥有多次南极科考经验的“行家”。每一次南极之行都不敢有半分松懈,但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南极之行的经历,已化为胡佶人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时刻准备下一次出发
为什么科研人员要不远万里,亲自去南极取海水?
面对这个问题,胡佶的语气多了几分严肃,“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极度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为科研人员,亲自到现场去,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是至关重要的。”
胡佶在“雪龙”号实验室上进行海水样品的预处理
如今,胡佶依然随时在为下一次出发做着准备。他说:“海洋科学是以观察数据为基础的学科,想要发展这样的学科,必须进行大量的观测,基础数据的获取,才能促使科研继续往前走。”
南极科考的意义,绝非仅仅局限于对南极地区本身的探索,它更是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地球、保护自然环境。胡佶解释,南极地区形成的底层水是全球大洋环流的重要驱动力,它的影响力波及全球每一个角落。“科考工作不仅仅关注眼前的事物,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未来的人类发展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胡佶与队员准备下放的沉降颗粒物捕获器
现如今,中国在南极已建立起5座考察站,科考人员的生活条件也日益改善。在最新的秦岭站,有24小时热水,通过网络能和家人保持联系,住宿环境也不错……“我们南极考察越来越科学,无论是科研支撑,还是生活后勤保障,可以说一切都在不断进步着。”一系列的变化,让胡佶十分感慨。
在第40次科学考察活动中,胡佶与队员们也投放了用于收集数据的潜标系统,并期待着来年的科考队员前来回收。潜标上面,有人用笔画下二维码、有人写了孩子的名字,而胡佶则写下了“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