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礁膜属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基本信息

礁膜属的藻体为一层细胞的膜状,固着器盘状或假根状,随种类而定。细胞单核,有一片状边缘位的叶绿体。藻体碎裂以进行营养繁殖。有性生殖为同配或异配,合子膨大为一单核、单胞的孢子体。孢子体成熟时,产生游动孢子,萌发后形成配子体。有明显的异形世代交替。

地域分布该属约40种,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中国约有4种。

生长环境礁膜属生长在内湾静水处的中高潮带隐蔽场所的岩石或有泥沙覆盖的石块上,也有时长在大型海藻的藻体上。

常见种类礁膜属常见的种类有囊礁膜、礁膜等。沿海居民多采集本属种类晒干食用,也可作调味品。多数海产,

囊礁膜囊礁膜是绿藻门、石莼目、礁膜科、礁膜属其中的一种海水藻类植物。北方种。藻体较大,高15-24厘米,厚25-35微米,藻体薄软粘滑,无光泽,边缘无皱褶,固着器盘状。细胞表面观长方形、长卵形,无两两相对的现象。生于烂泥滩的石砾上或内湾风浪小的中潮带的岩石上。1

礁膜礁膜为藻类植物礁膜科礁膜的藻体,又名石菜、青苔菜、绿苔、绿紫菜等,俗名礁膜 。藻体为膜状,黄绿色或淡黄色,有一层细胞构成,边缘多皱褶,薄软黏滑有光泽。高20余厘米,初生为囊状,以后藻体从顶端向基部分裂成片状。单核,色素体一个。配子体叶片可营养生殖,无性繁殖产生游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或异配,配子可营单性生殖。生活史为异型世代交替。中国沿海均有分布,生长在内湾水静处中、高潮带岩石上。生长盛期4~5月。产于嵊山、象山港。中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生长在内湾水静处中、高潮带岩石上。可供食用和作饮料及药用。中国种类主要为礁膜、宽礁膜、袋礁膜等。

礁膜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多种矿物质。礁膜性味咸寒,具有清热化痰、利水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用于喉炎、咳嗽痰结、水肿等。药理研究知礁膜具有降胆固醇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忌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