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狸子骨,中药名。为猫科豹猫属动物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Kerr.的骨骼。动物豹猫,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具有祛风湿,开郁结,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风湿腹痛,心腹刺痛,噎膈,疳疾,瘰疬,肠风下血,痔瘘,恶疮。
入药部位骨骼。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开郁结,解毒杀虫。
主治风湿腹痛,心腹刺痛,噎膈,疳疾,瘰疬,肠风下血,痔瘘,恶疮。
相关配伍治关节炎,山狸子骨1两白酒2斤浸7日,饮酒,每次1盅,日服2次。(《东北动物药》)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冲,每次15-30g;或入丸、散;或浸酒。
外用:适量,烧灰敷。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者忌用。
炮制采集加工四季均可猎捕,宰杀后,剥皮,剖腹,剔出骨骼,阴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去净筋肉,用植物油炸酥或涂抹酥油后,用无烟火烘烤至黄色质脆,用时砸碎。每100kg狸骨用植物油100kg或酥油200kg。
鉴别药材性状全架骨重约0.7kg。
饮片性状骨骼似豹骨而短小。类白色或淡黄色,略显油润感。气腥。
形态特征外形似家猫。体长40-65厘米,体重2-3千克。头圆耳小。尾粗长,长度为20-40厘米。体背为浅黄色或灰黄色。从头至肩、背部有明显的4条棕黑色纵纹,中间有2条直至尾基部。肩及体侧都有棕黑色的斑点,腰和臀部的斑点较小,四肢下侧也有小黑斑;尾较粗,有黑色斑点和半环,尾尖端棕色或黑色。生活于北方之个体较生活于南方的大,毛色较浅。
生长环境栖息于丘陵而多树丛之处,荒野灌丛也可见。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冯怡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