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行星地理学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行星地理学(planetary geography)是指从行星角度整体研究地球的自然地理学分支。是20世纪20 ~50年代在数理地理学衰落和近代天文学发展时逐渐形成的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边缘学科。从地理学传统观念看,地理学的空间观念需宏观地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整体的本身状态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出发。

简介行星地理学是自然地理新分支。它是地理学与空间科学的边缘科学。又称为“空间地理学”。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空间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科学。它是在数理地理或天文地理学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当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球在宇宙间的位置、地球的理化性质、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关于地月系统及月球的特征;太阳及太阳系内各行星以及彗星、流星等的天体性质、太阳的形成、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及人类利用宇宙空间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等问题。1

主要特征行星地理学是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以及太阳系中不同天体的物 理化学环境的科学。它以太阳及太阳系内包括地球在 内的各行星和月球、各种彗星、流星为研究对象。又称空间地理学。是新兴的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又是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的边缘学科。1

行星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地球在宇宙 中的位置,地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地球的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影响;②月球及地月系统的特征;③太阳的性质与形成,以及太阳系内各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的性质;④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利用宇宙空间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等。它的研究重点是将其它行星或大卫星与地球作比较,来认识地球上地质、气象现象的本质,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预测地球的发展前景。1

理论研究洪堡的《宇宙》一书中地理学的空间不仅包括地球空间,还包括天体的研究。詹姆斯(P.E. James)提出地理学研究是“与地球空间有关的一般问题”。自从李希霍芬(F.V. Richthofen)将地理学的研究范畴限定为地球表面以后,得到地理学界普遍认可。地理学者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之家来考察,这样就包括了人类所能到达的地下和天空在内的一层圈带。哈特向认为,地理学是否应研究月球及其表面,从自然地理学看来,应研究对地表有影响的一切天文条件。从行星地理学观点看,地球表面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地球表层学”所研究的地球表层,只能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而不是全部领域。1

研究内容行星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效应;太阳辐射变化对全球水分、热量影响的气候效应;太阳、月球特性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广义包括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的性质,对地球表面各种过程的影响;地球作为一个星球整体,形成地表环境独特的稳定平衡条件,使生命得以繁衍和发展的机制的天文和地理因素考察。从全球角度研究防御一些全球性灾害,如“温室效应”可能影响地表能量平衡的维持,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影响臭氧层屏蔽作用所造成的危机,地震、气候异常等灾害群发性的天文因素的作用,均是行星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还涉及探索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人类利用宇宙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等。随着卫星、遥感手段的运用和空间交通工具的进步,行星地理学将日益发展。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