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无根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无根藤,中药名。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的全草。植物无根藤,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及台湾等省区。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疟疾,急性黄疸型肝炎,咯血,衄血,尿血,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外用治皮肤湿疹,多发性疖肿。

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无爷藤《岭南采药录》

贮藏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入肝、肾经。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感冒发热,疟疾,急性黄疸型肝炎,咯血,衄血,尿血,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外用治皮肤湿疹,多发性疖肿。

相关配伍1、治尿路结石,无根藤60g,地骨皮、木通、灯芯草各12g。水煎服。(《香港中草药》)

2、治慢性肾炎,无根藤、金丝草、田基黄各30g。水煎服。(《香港中草药》)

3、治痢疾,无根藤、叶下珠各15g,樟木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治阴囊肿大,取鲜无根草24-30g,青壳鸭蛋1只。水适量,炖服。每日服1次,连服5-6d。(《闽南民间草药》)

5、治习惯性鼻出血,无根藤(煅黑)、白茅根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6、治糖尿病,鲜无根藤30g,赤小豆、山萆薢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内服:9-15g。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水洗。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碱可引起惊厥,大量可致死。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寄生马桑、大茶药(胡蔓藤)、鱼藤、羊角拗、夹竹桃等有毒植物上者有毒,如误服,则有中毒的危险。

炮制一、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阴干备用,亦可鲜用。禁采寄生在大茶药、马桑、鱼藤、羊角扭、夹竹桃等有毒植物上的,防止误用中毒。

二、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成小段,干燥。

鉴别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小段,长10-20mm。茎、叶、花混合。茎较纤细,绿色或绿褐色。叶为细小鳞片状。花小,白色,穗状花序。气微,味淡。

形态特征寄生缠绕草本,借盘状吸根攀附于寄主植物上。茎线形,绿色或绿褐色,稍木质,幼嫩部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毛被稀疏或变无毛。叶退化为微小的鳞片。穗状花序长2-5厘米,密被锈色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微小,宽卵圆形,长约1毫米,褐色,被缘毛。花小,白色,长不及2毫米,无梗。花被裂片6,排成二轮,外轮3枚小,圆形,有缘毛,内轮3枚较大,卵形,外面有短柔毛,内面几无毛。能育雄蕊9,第一轮雄蕊花丝近花瓣状,其余的为线状,第一、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花药2室,室内向,第三轮雄蕊花丝基部有一对无柄腺体,花药2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三角形,具柄。子房卵珠形,几无毛,花柱短,略具棱,柱头小,头状。果小,卵球形,包藏于花后增大的肉质果托内,但彼此分离,顶端有宿存的花被片。花、果期5-12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海拔980-1600米。

相关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一切疥癞。”

2、《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疮疖,治眼热及赤白痢,俱水煎服。”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丁平 - 博士,教授,生药学硕士生导师,中药学博士生导师 - 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