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封闭式问题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封闭式问题是指事先设计好了各种可能的答案,以供被调查者选择的问题。封闭性问题的答案是标准化的,既有利于受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又有利于研究者对问卷的统计和整理。但封闭式对答案设计的要求较高,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有时很难把答案设计周全。一旦设计有缺陷,被调查者就可能无法回答,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选择回答型,所以设计出的答案不能重合,必须要互斥和穷尽。遇到无法列出所有答案的问题,要设置“其他”项以供选择。1

定义及特点封闭式问题即根据问题可能的答案,提出两个或多个互斥的固定答案供调查对象选择。封闭式问题的优点是答案标准化、容易回答、节约时间、一般拒答率低、记录汇总方便、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缺点是乏味,调查对象容易随便选择答案而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容易圈错答案,也无法获得固定答案以外的信息。5

封闭式问题题型根据提问项目或内容的不同,封闭式问题又可分为:判断题、单选题和多选题。1

判断题也叫是非题。这类题目是给予两个相反的答案,供调查者选择。例如:您知道是西门子冰箱先推出“零度保鲜”这一概念的吗?1.知道 2.不知道。1

有时这种题目也带有强迫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也叫迫选题。例如:您喜欢还是不喜欢”鲜橙每日C“饮料?”1.喜欢 2.不喜欢。1

单选题既要求被调查者从提供的答案中选择一项题目的答案的题目。例如:在众多国产彩电品牌中,您认为哪一个品牌的质量最值得信赖?1.长虹 2.TCL 3.海尔 4.海信 5.厦新 6.创维 7.康佳 8.夏华1

多选题即要求被调查者在给定的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答案的题目。例如:请问您在购买彩电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11.价格 2.款式 3.尺寸 4.品牌 5.售后服务 6.功能。1

应用“封闭式”提问,即记者采访时就某一具体的问题向采访对象提问。4

1.记者对采访的人和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部分新闻素材了解得不够详细、准确、全面,希望采访对象能给自己提供想要补充的内容。4

2.另一种情形是记者对采访话题有事先设置,通过采访,让采访对象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4

但“封闭式”提问要求记者无论是事先有准备,还是由“开放式”提问快速切入,所提出的问题都必须准确而具体。在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记者采访经验不足,提问不到位,要么所提问题十分空泛,要么所提问题不太具体,常常难以获取自己想要的新闻信息。特别是在采访一些政界要员或工作繁忙的企业大咖时,他们给出的采访时间有限,如果记者做不到“封闭式”提问所要求的准确、具体,往往就会错失采访良机。所以,采访者并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随便问问题,而是要抓住每一个提问的机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还要细化有价值的问题,挖掘出准确且让大家都满意的答案,这样报道出来的新闻才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4

当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提问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开放式”提问只是相对的开放,“封闭式”提问也只是相对的封闭。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只有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法,才能在采访中处于主导地位,进而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4

提问技巧在用问题进行调查时,问卷中的问题是被调查者了解调查者意图和提供资料的依据由于被调查者的心理和兴趣千差万别,因此间卷设计中提问的措辞是否准确清楚,是否易于理解和被接受,直接影响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反应,也相应地影响着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价值性。因此,在设计问卷时必须谨慎选择提间的措辞。6

1.提问指辞要简单、通俗 简单通俗的字词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消费者理解和接受,也可以避免因理 解错误而产生的回答偏差。因此,在问题设计中要尽量少用专业性字词和字母缩写等。6

2.措辞要准确措辞准确是指不要使用含糊不清的字词,如“一般”、“偶尔”、“经常”、“很多”、“很少” “差不多”等词,这些词的含义常常是模糊的,因此在问题中要避免出现。6

3.尽量避免引导性的提问引导性的提问是指问题中含有暗示被调查者如何回答的线索,如带有情绪色彩的字词, 或者是赞成、反对的感觉等。6

4.要意免双主题问题双主题即一个问题中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例如: “乘公共汽车上班或开私家车上班,哪一个更方便和经济?” 推荐您到书店这个问题就包含了方便和经济两个主题。6

5.提问要有艺术性,避免引起反感,提问的艺术性对调查的成功很重要。例如: 您不买电冰箱的原因是:“住房拥挤”可能是影响电冰箱购买的主要原因,但这样提问容易使被调查者感觉难堪,从而拒绝配合。6

6.避免提出估计性问题,如在“去年您使用了多少袋洗衣粉?”问题中,洗衣粉是日用品,消耗量大,近期使用量 般还能记清楚,而要回答一年用了多少,很少有人能准确地给出答案,只能粗略估计。6

7.应采用有关字词的习慢用法 如在“您认为照相机是家庭必要的东西吗?”问题中,“家庭必要的东西”的习惯用法 是“家庭必需品”,因此使用“家庭必需品"提间,使问题通俗易懂,更方便被调查者理解和回答。6

优缺点优点有效解决被采访者不愿接受采访的问题2

这种情况下被采访者对记者提出一些问题,往往会采用沉默 、少语的方法来应付记者,使采访变得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巧妙提问,尤其是巧妙用封闭式问题,巧妙质问、反问、疑问、给选项提问、设问、追问,才能将采访对象不愿说,或者想说而不能说,或者根本不想说的话引发出来。2

封闭式问题就比开放式问题更容易破门2

一般采访初期我们会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来进行,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太的新闻事件所采取的的采访方式也不同。采访初期我们如果用“开放式提问”,对方可能情绪也会放松。对一个还没有进入采访角色的采访对象而言,记者运用看似随意的开放式来进行提问,容易让受访者在不经意间进入状态。2

针对特殊的访谈对象,宜用封闭式提问2

例如,采访儿童或者沟通表达力有限的群体,开放式的提问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用封闭式提问,一样可以以小见大。我们在提问时要尽量将大问题拆开,拆成很多个小问题,用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同样让采访对象回答出预期的大问题。2

用封闭式提问能更快、更准确地获得预期的信息2

在设计问题时,应将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结合起来使用。“闭”是相 对于“开”而言的,“开”是相对于“闭而言。开放式问题的优点在于激发对方 的谈话热情,得到大量的信息,澄清事物的本质,不具威胁性,更容易回答;其缺点则是占用很多时间、重要和核心 的信息被淹没。巧妙地使用封闭式问题有利于控制采访节奏,便于与受访者深度交流,达成采访目的,满足观众“出 彩”“出新”出亮点”的观赏需求。2

缺点封闭式问题的主要缺点在于它们是研究者自己总结的答案。当一个问题的相关答案很清楚时,应该没什么问题;然而在其他情况下,研究者设定的答案或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选项。以美国当今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例,你们所列的选单就可能忽略了答题者认为的重要方面。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何清华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