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辅导进农村,春节乐一把(图)

半岛都市报 2016-05-11

村民在排练跑旱船。
2
村民在排练跑旱船。


  每逢春节,与村里的乡亲们一道跑个旱船、扭个秧歌,确是乐事一桩。近日,记者从原胶南市文广新局获悉,文化馆的下基层文艺辅导正在进行中。在文化馆老师的辅导下,今年的春节民间文艺演出将更加精彩。据介绍,今年11月份以来,文化馆在二十三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重点开辟了12个民间艺术辅导基地,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农村,面对面辅导基层农村文艺骨干。在辅导现场,记者注意到文化馆老师们帮村民在传统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了诸多创新元素,很受大家喜爱。

  传统民间艺术,创新表演更好看

  近日,大村镇双墩村村委会文化大院里锣鼓声声、笑声阵阵,原来是原胶南市文化馆的专业人员正在这里给该村的文化队伍做民间艺术表演辅导。在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位表演者正在做着“划旱船”的动作:六个头顶彩球的花轿旱船一步三摇的走着 ,“ 连响”、“媒婆”憨厚、滑稽的模样让观看的村民笑作一团。

  “划旱船是我们大村镇每年民间艺术表演时的传统节目。表演中,演员边唱边舞,所唱曲调为花鼓调,唱词为演员自编,内容是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好生活,歌唱语言都是原胶南方言,风格风趣幽默、热闹喜庆,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大村镇工作人员介绍说。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观察了一下表演中使用的道具旱船,发现与往年常见的有所不同,颜色格外艳丽、引人注目。“旱船下半部分是船形,上半部分用四根棍子支撑起一个轿顶,不仅用红绸包裹,还加上了彩绸、纸花、中国结等装饰品,尤其是四个角上的小红灯笼,随着演员的摇摆,更加生动俏皮。”大村镇工作人员表示。更有参与排练的相亲告诉记者:“花轿旱船以前打算用老式样的,文艺辅导的时候文化馆的业务人员给了我们很多新建议,照着一做,果然好看多了!”

  开辟有12个民间艺术辅导基地

  “停下,停下!”文化馆业务辅导老师曾华在现场连连喊道:“在现实生活中你们可以这样走路,但表演时划旱船就要头抬起来,腿扭起来,脚要有弹性,要很有节奏地走成花步。”一边说一边做起了示范。“整个旱船的调演跟着掌舵人,表演过程中要把驾船、圆场步、碎步、横步、自转、正反葫芦、晃船步、平碾步(转船)等动作表现出来。这样旱船就会随着动作上下起伏,左右摆动,看起来就很有美感。”她又说:“民间流传的艺术也要与时俱进,比如说,你口里所唱的曲调,不仅要幽默风趣,还要符合现代人的品味。”一番话,说得在场的表演者们都点头称是。

  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这是原胶南市文化馆下基层文艺辅导中的一个场景。据悉,今年11月份以来,该馆继在城区开展“ 社区群众文化辅导员包片辅导”和在农村开展“培训业务骨干”工作的基础上,在二十三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重点开辟了12个民间艺术辅导基地,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农村,面对面辅导基层农村文艺骨干和队员,对表演类的民间艺术进行重点辅导,严格按照排练计划进行辅导,深受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欢迎。

  排练好节目,就等春节乐一把

  2013年春节将至,原胶南市文化馆正集中力量下基层进行民间艺术表演类节目的辅导。就此,原胶南市文广新局提出要比以往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特色更明显,在节目形式和主题立意上,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展示鲜活的人文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更注重展现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成果。“看乡亲们排练得这么起劲,我们教得也很开心。大家都说要好好练,等到春节的时候好好乐一把。”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为让基层文化细胞更加活跃,原胶南市文广新局确保“文化辅导下基层”常态化,各业务单位结合自身业务工作,下基层进行文化辅导和培训,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带动当地文化蓬勃发展。2012年,该局在原胶南隐珠文化艺术中心开设了舞蹈、美术、声乐、模特等十余个文艺特长辅导班,免费对市民进行文艺辅导。同时,专门面向基层的文化队伍,举办了舞蹈、秧歌、锣鼓、乐器、戏曲、书画等各类专业培训班70余期1万余人次。

责任编辑:六千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半岛都市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