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病态痴迷源自何处?

腾讯文化 2016-12-23

  作者 李岩

  近日,有关经济学家鞠建东被提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名为《重磅!如皋人鞠建东获诺贝尔奖提名!》的报道也被广泛转载,很多网友也纷纷当做大事件而转发。但随后,提名鞠建东的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谢丹阳亲自发微博辟谣,说这只是朋友圈的一个玩笑而已。

  如果放在五年前,这个消息引发全民狂欢都不为过。因为那时,莫言、屠呦呦还没拿过诺奖,国内媒体也还没有经历过诺奖报道的历练,对提名、授奖程序不太熟悉,听说提名就兴奋得不能自已都正常。但在中国人已经连续拿下诺奖的今天,这个消息还被记者当正式新闻发出,还能受到网友追捧,就是挺荒唐的一件事了。为什么咱们明明拿过不止一次诺奖了,国人还是会被这个奖一撩就高潮?

  一、部分媒体从业者缺乏常识,对诺奖提名步骤不清楚,造成了以讹传讹

  2012年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很多媒体都声称提前听到了风声。因为那年莫言获奖,是八、九月间就传出了消息,之后一直以热门之势在十月份获奖。而之所以能成为热门,都拜一种当时尚不为国人所熟知的事物所赐——博彩公司的赔率榜。

  所谓赔率榜,就是在授奖之前便将获奖热门按照得奖可能性进行一个排名。莫言在2012年八、九月间传出获奖消息,是因为他在那时就位列赔率榜前三位,后来更进一步稳定在第一的位置上,而在2012年之前,他从未排名如此靠前过。事实证明,博彩公司是靠谱的。

  腾讯文化关于莫言和诺奖的第一篇评论写于2012年8月29日,那时他已经是赔率榜第一

  那么,博彩公司又是如何靠谱的呢?这就要从诺奖的评选流程上说。下面列一个文学奖的评奖流程,其他奖项与此类似:

  每年9月份,瑞典学院(即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都会向提名人发送邀请函和提名表格,世界各地的提名人会向瑞典学院寄送提名名单,这个海选到每年1月底截止。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评委会要在4月份拿出一份10-15人的名单,俗称“初步候选人”。然后再经过讨论,在5-6月份评出一份5人短名单。每年6月到8月,评委们会放假,各自阅读这五名候选人的作品。之后他们会在9月份集中,然后再在这5个人里讨论、投票,选出当年的优胜者,并在10月初公布。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流程

  这个流程其实就已经解释了之前提到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莫言获奖的呼声从八九月份就传出来了?2.为什么近日会爆出“鞠建东被提名事件”?

  先解释第一个问题,理论上,每年五月份就已经评出了诺奖候选5人短名单,获奖者只会在这中间产生。尽管瑞典学院严守秘密,把5人短名单保密五十年,但博彩公司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总能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到了八月底九月初,当评委们结束假期重新聚首讨论最终获奖人时,博彩公司的信息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因此每年八九月份,他们就能列出一个大致靠谱的赔率榜。所以莫言的获奖呼声会在八九月份突然冒出来。

  再解释第二个问题。在颁奖的前一年9月,瑞典学院就向世界各地的提名人发送提名表格了。这些有资格提名的人都是行业里的知名专家,具体到经济学奖的话,就是知名的经济学家。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谢丹阳就是一位有提名资格的人。但话说回来,这种提名只是最初最初的筛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海选。全世界有提名资格的人多达数千人,每年被初步提名的人成百上千。

  这种初步提名,其实意义非常有限。谢丹阳教授在微博里写得很清楚,“博一时之乐也,实未寄出”。作为业内专家,他对谁有没有资格获奖,心里很有数。在社交群、朋友圈里玩一下,提名个人,大家当一乐就完了,“实未寄出”四个字很明确表现出自己的态度:他提名的这人,离真拿奖还有段距离,他都不好意思把提名表寄出去。

  当然这不是说被提名的鞠建东教授不优秀,无论是南大学士、清华硕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的求学经历,还是清华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的任职经历,都足够耀眼。经历过这个乌龙事件,也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与诺奖绝缘。但在12月曝出“提名”,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的事。

  总结一下,所谓诺贝尔奖提名,有三种不同的提名,严格说是三个阶段:

  一是海选提名,从前一年9月到第二年1月进行。这个阶段估算有几百人到上千人会被提名,谢丹阳提名鞠建东就是在这个阶段,当然前提是谢丹阳要把提名表寄出;

  二是初步提名,大概在每年四五月间确定,人数在10-15人左右;

  三是终审提名,大概在每年5-8月间确定(不同奖项时间不一样),人数在5人左右。

  理论上,终审提名会保密50年,初步提名则会永久保密。海选提名则没有规定,提名者可以自行宣布提名了谁。严格讲提名者自己宣布也是违规的,但这个阶段得到提名的人实在太多,评委会通常也就不管了,你爱说就说吧。

  诺贝尔奖官网明确标注,诺奖提名名单要保密50年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故事,比如鲁迅拒绝提名,巴金被国外写作组织提名,李敖凭借《北京法源寺》被提名……这里边所说的提名,统统是海选提名。至于另外两个传言,即老舍如果不去世,1968年诺将会给他;沈从文如果不去世,将是1988年诺奖得主,判断它们的方法也很简单,等待2018、2038年文学奖解密5人短名单时,自会有分晓。

  所以以后,再看到某某被提名为诺贝尔xx奖这种报道,你可以直接瞟一眼记者是谁,并记下这个人——起码在诺奖报道上,这位仁兄,不靠谱。

  二、中国人与诺贝尔奖这两个词连起来,极易形成民族主义的温床

  诺贝尔奖好像是中国人的一剂春药,听到这几个字都能精神一振。这其中,民族自豪感在里边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个奖是西方的奖。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诺奖确实挺爱跟中国人对着干的,比如和平奖就曾屡次挑衅。但必须要说的是,国人对这个奖是西方奖的印象,有时也存在误解。

  比如广为人知的一段公案:我国在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本来很有希望获得1966年诺贝尔奖,但因为集体荣誉感,不愿意单独树立一个典型,而坚持以集体而非个人名义申请诺奖,因而与诺奖失之交臂。这件事情在很多中国人心里,形成了“欧美对我们有偏见,明明有好的成果偏偏用各种理由刁难你,不给你奖”这类的印象。

  但实际上,1966年正值文革,我国根本没有向诺奖评委会进行过提名,甚至提名人都找不到。在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由杨振宁提议,中科院副院长钱三强牵头,在内部讨论出了一位代表,即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钮经义,由他作为整个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程的代表人物,进行诺奖的申报。杨振宁作为往届诺奖得主,自动获得提名权,由他来提名钮经义作为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杨振宁的这个提名,也只是海选阶段的提名。最终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美国人布朗和德国人维提希,钮经义未能获选。

钮经义代表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团队,参评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件事情表明,中国科学界并不是如传言中所说,必须要以集体提名的方式参评诺奖,不愿树立典型云云,而是很积极地适应诺奖的评奖规则,在上百位参与者中推举了唯一一位代表;面对诺奖,我们也不是没头苍蝇般地无所适从,而是有杨振宁这个诺奖“老司机”带路,顺利完成了海选提名工作。比起很多愤青键盘侠,中科院的领导们早在1970年代就很务实了。

  具体到鞠建东教授这件事上,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在流传最广的一篇有关他被提名的文章中,特意提到了他拒绝加入美国籍的故事:“鞠建东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5年,却一直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他经常说:总有一天,我还是要回国,要为国家做事。2014年,鞠建东辞去美国的终身教职同时回国,担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从传播学的意义上,在美国工作多年而保持中国籍,心怀祖国想要为国家做事,辞去美国高薪工作回归祖国,这个经历太适合传播了,简直就是当代钱学森。果然,这个提名消息在传播了一段时间后,迅速变为对他个人节操的赞颂贴。

  尽管这些与学术成果无关,但无疑更容易激起吃瓜群众的兴奋点,毕竟学术上的东西没几个人懂,说上一天他的功绩也不如“他爱国”仨字更有效。

  诺贝尔奖于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嘴上说不要——西方的戴着有色眼镜的奖,谁稀罕?!身体很诚实——有人稍微接近一下,就兴奋得不得了。如果这人身上还有点反美元素,就更好了。

  三、诺奖这个金字招牌能为各级机构带来利益,许多人在故意蹭热点

  既然中国人对诺奖如此渴求,那获诺奖自然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此次谢丹阳教授闹着玩的提名,其实一共提了两个人,除了鞠建东以外,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魏尚进。但魏教授已经入了美籍,就自动被国内网友的传播链给忽视掉了。而鞠教授之所以会在这次提名事件中突出出来,除了中国籍的身份外,还和他老家的强力推荐有关。

  《重磅!如皋人鞠建东获诺贝尔奖提名!》,这是流传最广的一篇关于鞠教授被提名的文章。其中,“如皋人”三个字异常醒目。如皋是江苏南通市所属的一个县级市,有望获诺奖的消息自然让家乡人脸上有光,于是在第一时间便撰文传播。尽管这个提名事件很快被证实为乌龙事件,但如皋却实实在在火了一把。

  如皋、南通当地媒体的微信公号都在显要位置发布了鞠建东被提名的消息,并都冠以“如皋籍”、“南通人”字样

  公允地讲,无论南通还是如皋当地媒体,在不了解诺奖颁奖流程的情况下,以及家乡荣誉感的激励下,发布有关鞠建东获诺贝尔奖提名的消息,没什么问题。但在有些事情上,有关机构做得恐怕就没那么好了。

  比如河北科大副教授韩春雨事件。在今年五月份,几乎全国所有媒体都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普通大学的副教授,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与一个学生一起并肩奋战,做出了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

  河北科技大学是一所河北省属公立大学,非985非211,平常很难出现在全国性媒体当中。这样一所高校的一名副教授,更是几乎无人理睬的角色。这样一个人能够做出诺奖级的成果,其强烈的对比反差是媒体很喜欢的题材。一时间,世界科学界都开始关注这个事件,各级机构也都在诺奖这面大旗下为其大开绿灯。

  在报道之后的三个月内,河北省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候选人等荣誉纷至沓来。

  然而此时,争议也来了,国内外同行纷纷表示,他们用韩春雨发表的论文中的实验步骤,重复不出他的实验来。一开始,同行还在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步骤错了,细胞有污染等等问题,但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大,却没有一家机构声称重复出了韩春雨的实验,人们终于开始思考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这会不会是假的啊?

  这其中,在五月份曾大力推荐韩春雨的《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科学事实面前,也加入了质疑他的队伍。9月7日,饶毅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邵峰联名电子邮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在进一步实验验证其正确与否之前,各方(包括河北科大)宜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不宜给予过高或不必要的支持。”经过一番周折,他们收到了河北科大的回复:学校将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同时希望继续支持河北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然而在此之后,河北科大依然在9月30日将韩春雨作为2016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推荐人选,并进行公示。

  河北科大官网公示,第四个候选人是韩春雨

  随后的10月10日,13位中国科学家实名声明: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并呼吁其“尽快认真回应目前的科学质疑”。河北科大在10月14日的《关于舆论质疑韩春雨成果情况的回应》中,声称“已经有独立于我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等于公开为韩春雨背书。然而时至今日,这家重复出了韩春雨实验的团队,依然没有被公布。

  如果说如皋、南通当地媒体对鞠建东的维护,是一种建立在同乡情谊之下的赞美,那河北科大在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片质疑声中,依旧极力维护韩春雨的形象,并将他作为典型报送各种奖项候选人,就很难让人信服了。

  科学的事情,本应用科学来回应,然而一沾上诺贝尔奖,就完全异化乃至扭曲了。韩春雨事件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具代表性:树立起一个典型后,就要极力维护他的光芒,哪怕明知道可能有问题,也往往会在面子和利益的驱使下,倾向于掩盖和护短。很多时候,公信力就是这样一点点丧失的。

  科学的事情总有标准。近日,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建议人选公布,韩春雨落选。与此同时,当初发表韩春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表示,将“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调查。届时,我们会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相信到那时,事情会有一个结论的。

  结语: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家乡的老房子成了景点,常年有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摸摸老房子的土墙,称要“沾沾仙气”。从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出,中国人对诺奖的饥渴感并没有随着莫言、屠呦呦获奖而减弱,反而像是激发了出来,从看不见摸不着变成了看得见(人)摸得着(墙)。媒体赶热点,利益机构蹭热度,更让这股虚火高烧不退。实在是到了该正视这个奖的时候:别妖魔化它,承认我们很想要,但君子好逑,也要取之有道。

  本文系腾讯文化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腾讯文化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