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不是梦!最高2.25米“巨人稻”堪称水稻界“姚明”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 2017-10-18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农业重科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巨人稻是怎么来的?吃了会不会变成巨人?

  --科马

  “我做过一个梦,梦中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那个梦真是太美了。”禾下乘凉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就快要实现了,最近有报道称,在湖南省长沙县里的“巨人稻”试种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个头1.75米,巨人稻比我还高,最高达2.25米。”巨型稻种植第一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介绍。据说“巨人稻”长得又高又壮,平均高度是1.8米,最高能达到2.25米,简直就是水稻界的“姚明”。

  “巨人稻”是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改良的“海水稻”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我国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再一次重大成就。

  巨型稻种植第一人夏新界(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巨型稻?

  “巨型水稻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物量(植物干重,作者注)大50%以上,相比常规水稻,每亩可增产15%至20%。”夏新界介绍,平均每蔸巨型稻大概是40个稻穗,稻穗的粒数多达800粒,每千粒稻谷重约28克左右,预计每亩产量达1000公斤左右。

  此外,巨型稻茎秆壮实,直径粗约1厘米,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巨型稻叶片宽大、光合作用充足,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还为鱼类、蛙类等动物遮阴避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实现与青蛙、鱼、泥鳅等“和谐共处”的生态种养新模式。这样的巨型稻,终于实现了人们“禾下乘凉”的梦想。

  为什么要研究巨型稻?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人们都要吃饱肚子才能干其他的事。“不吃饱,怎么减肥”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会说,我们每天都有饭吃啊,不想做饭,就去餐馆或者叫个外卖。我们也有了袁隆平的杂交稻,不愁吃不愁穿的。的确,我们是能吃饱,但还是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而且在如今这个水稻种植户和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实现单位面积的粮食增产也是非常的有必要。

  与奥运会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一样,科学家们也不断的追求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水稻。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吃的主食也不一样,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馒头和面食,但同样也离不开大米。大米也就是水稻的种子经脱壳、去糠等工艺加工后的最终产品。水稻作为全球近50%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中有90%产于亚洲。在我国,水稻的主产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长江和珠江流域。

  据报道,我国的稻谷种植面积从2014年开始减少,2016年稻谷种植面积为3016万公顷,与2014年相比减少0.5%;而稻谷产量也是增长起伏不定,2016年的稻谷产量为20693万吨,与2015年相比减产0.62%。

  2006-2016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6-2016年中国稻谷产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和产量低,每年还需要进口粮食作物才能满足需求。2016年1-12月中国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为356万吨,同比增长5.5%;2016年1-12月中国稻谷和大米进口金额为1,614,077千美元,同比增长7.7%。所以要养活这么多人,国家也是费尽心思,迫切的需要提高粮食产量。

  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努力提高水稻产量,例如,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亩产已经突破1000公斤,还有就是今天的巨型稻。

  巨型稻怎么来的?

  有的人怀疑,巨人稻是不是转基因产品?吃了会不会也变成巨人?若真如此,请先给我来两斤稻米增增高。

  根据夏新界介绍,“巨人稻”在湖南邵阳、常德、株洲、长沙等地均有种植,后期还要推广应用。而转基因作物方面,我国目前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只有棉花和番木瓜,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只有棉花、大豆、玉米、油菜,所以这种巨型稻应该不是转基因产品。

  那么,巨型稻是怎么来的呢?据夏新界说,巨型稻是通过籼粳稻与野生稻远缘杂交,聚合定向选育而来的。有的人可能不了解水稻育种,想知道目前水稻育种都有哪些方法?接下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主要的水稻育种方法。

  目前水稻育种可分为两大类: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育种。

  传统育种主要包括:

  1.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整合在一起,改良水稻的品质。缺点是育种周期比较长,育种筛选过程繁杂。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组合的亲本,都是以杂交的方式选育或转育成功的。例如我们熟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图片来源于网络)

  2.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利用这些突变培育新品种。它的优点是植物变异快,缺点是需要的材料多,而且往往是有利的变异少。

  据不完全统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水稻诱变育种至今, 已育成水稻品种近90个。其中年推广百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1个。诱变源以γ射线为主,用它育成的品种占诱变育成品种的80%以上,其中包括有较大种植面积的矮辐9号、原丰早、浙辐802以及湘早播1号。此外,也有人用快中子、激光、等离子束、日射线、电子流、徽波等诱导水稻产生变异培育新品种。

  现代生物育种主要包括:

  1. 单倍体育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是基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它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缺点是方法复杂、成活率较低、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利用此方法,我国目前通过审定的主要是适宜南方种植的粳稻品种,如浙梗66、铜花2号、中花8号和中花9号。

  

  单倍体育种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多倍体育种,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得到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它的优点是植物营养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缺点是植物发育迟缓,结实率较低,基本上是植物不育。例如,我们在夏天吃的无籽西瓜就是利用多倍体育种来的。

  无籽西瓜培育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基因工程育种,也即我们常说的转基因。主要是指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转基因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而且与传统育种相比,转基因育种具有准确、直接、高效的特点。

  但是我们国家目前围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形成“挺转”和“反转”两派,且双方难以取得一致。所以目前在我国推广转基因品种也是少之又少、难上加难。

  转基因大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目前我国的转基因水稻,只有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研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两个品种,虽然在2009年首次获得农业部为转基因水稻颁发的安全证书,但是一直没有获得批准商业化种植。

  袁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包括袁隆平在内的国内外不少专家都认可转基因作物的产量优势,但对于推广则持谨慎态度,所以目前我国并没有转基因水稻种植推广。这样我们大家对巨型稻就可以放心了,只要国家认可并推广的,我们都是可以大胆放心地食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巨型稻的疑问

  巨型稻意味着高产量,也意味着高施肥量。有的人担心巨型稻长得太高,肥料会需要更多,增加种植成本。在实际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我们确实不光只是考虑水稻产量,同时也要关注土地化肥使用、水稻收割问题等。即便所需施肥量可能略有增加,但是巨型稻在生态综合效益方面,相对传统稻种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照夏新界的介绍,巨型稻的这种青蛙、鱼类共生生态模式不光是单纯的水稻收益,还要算上每亩稻田产的青蛙和泥鳅等水产养殖的收益。折算下来,巨型稻的经济效益比单纯种植水稻增加了10倍之多,还能更多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所以虽然巨型稻的施肥成本会增加,但是这种生态种养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应该能抵消部分成本。

  有的人也提到巨型稻抗倒伏的问题,其实这个也不用担心。巨型稻茎秆健壮,直径粗约1厘米,而且水稻是多分蘖成簇长在一起,只要不是狂风暴雨,还是能够抗风吹的。同时,稻子收完了之后,这种又粗又长的桔杆,还可以用作牛羊的饲料,要不然就做成生物能源,岂不是物尽其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巨人稻”作为最新培育出来的巨型水稻,真心希望有一天能推广种植,让我们老百姓都能吃上。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贞观政要》中说过:“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其用意就是要让各位锦衣玉食的王公大臣们对广大的劳动人民心怀感激。

  感谢一代代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民吃饭的大问题。在我们捧起一碗碗香甜可口的米饭时,不应该忽略他们的贡献和功劳。如今我们有了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改良的海水稻,以及现在的巨型稻,突然发现“禾下乘凉”的美梦成真了,而“亩产万斤”虽然还只是幻想,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是实现了呢!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