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见北极:“雪龙”的寻冰之旅

新华网 2017-08-10

  7月31日进入北极圈之后,真的再也没有见过夜的黑了。

  太神奇了,“雪龙号”从北纬66°一直开到北纬80°以北,过楚科奇海进入北冰洋,天就这样一直亮着。极昼,简言之,就是24小时都是白天。没有了黑夜的划分,日子过得更加的不真实。除了多云灰白色的天,就是白色的海冰,再就是极偶尔出现的一丝阳光和蓝天。

  

  黄河艇抵达本次北极科考的第一个作业冰站 8月3日摄

  刚开始见到冰的确是兴奋的。猜浮冰活动结束的第二天,8月1日中午,吃过中午饭的队友们在驾驶台看到了第一块浮冰。经确认,第一块浮冰于北京时间8月1日中午12:18在北纬73°06′出现。三位王姓大哥所填写的预测结果最接近首块浮冰出现的纬度,在72名参与者中获得了前三名的成绩。我胡乱猜的72°80′在我看来已经有点接近了,但还是差了不少。

  见到第一块浮冰,或者说第一片浮冰聚集区之后,再见到浮冰就是8月2日了。这之后,每天从“雪龙”号看出去,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海冰。有蓝冰,海水里的部分在光的折射下是透亮的蓝色,有脏冰,看着脏脏的,其实是含有微生物。这些神奇的海冰或者连成片,或者单独成为一处景致,形成漂亮的几何形,或者立体的山水画。

  有了海冰的覆盖,世界一下子宁静了。海面泛不起大的波浪,我们的“雪龙”号稳稳地行进,遇到海冰,依靠强大的动力和流线型的船体钢板通过,发出“咣咣咣”或者“咯噔咯噔”的声音。这声音像夏天轰隆隆的雷声,也像飞机着陆时发出的轰响。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并不是在船上,而是在一架大飞机上遇到了颠簸的气流,又像是在一辆越野车上,穿越广阔的戈壁滩。

  大自然的功力让我觉得我们正在一大片湖泊里穿行。那些海冰也不再是冰,而是一望无边的陆地,或者小岛,冰破裂的地方是河流,雪在一大块海冰上堆积,形成的雪积如小小的“山脊”,或者融入一块小浮冰形成一件艺术雕塑。一路向北,白茫茫的海冰连成一片。

  

  大美无言

  第八次北极科考队密集的冰站作业陆续开展起来,每天,“雪龙”号都在北冰洋的冰区里“寻冰”——寻找合适的海冰作为作业点。不少队友都感慨,合适的冰太难找了。不能面积太小,也不能太薄,1.5米到2米厚比较合适。有队友曾参加过2008年的第三次北极科考,他说,那会儿“雪龙”号到了冰区要进入破冰模式,经常需要向前开一点再倒回一点,来回反复走冰。现在我们的“雪龙”号还没开破冰模式呢,还算是畅行。

  高纬度地区气压低,人更容易觉得疲倦。从3号到9号,每天一个冰站的高强度作业是对脑力、体力、毅力的考验。“不容易”是大家说的最多的词。将“雪龙”号开到选好的浮冰附近,再开船上的黄河艇航行几海里,把科考队员和实验装备运过去,还要有专门的防熊队员全副武装站在作业区域周围防北极熊。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北极熊,凌晨的时候有队友曾拍到冰上有疑似北极熊的脚印。

  露出海面的差不多是浮冰的十分之一,目前我们还是很难找到可以让整艘雪龙号科考船开上去不裂开的大块海冰,所以只能依靠黄河艇来回运送科考队员和实验设备。

  没有了黑夜,更难早早入睡,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进来。有的队友用黑色的塑料袋将舷窗封起来,有的戴上了眼罩。每当想早睡的时候,外面瞬息万变的风景总是能让你在寒风中坚持欣赏很久,一路航行,气温呈断崖式下降,现在已经从进入北极圈之前的10摄氏度跌到了0摄氏度,这几天都在零下2-3摄氏度,“雪龙”号的甲板上、扶手上都有一层薄薄的冰,走路有些湿滑,伴着时不时的飘雪和带劲的海风,通常2-4个小时的冰站作业回来,脸颊、耳朵都是红扑扑的。

  

  大美无言

  下船“接地气”,踩在北极的海冰上,不敢乱动,毕竟脚下是每天可以移动10-20公里的浮冰。在浮冰上的经验是要跟着前面队员的脚印走,但又不能跟得太近,有裂缝的地方一定要躲开。试探着走,有的队友会不小心踩到融池里,也就是冰面上的水坑,那种感觉还是挺吓人的。总之,就是要一万个小心,安全第一,大意不得。

  船上开了暖气,窗台上会有积水,有冰的气息。因为湿度大,雾气重,在北极倒是容易变白。去过南极的队友表示,北极的风景没有南极壮观,但是真的冷,刺骨的冷。企鹅服里要多加点衣服,又不能太多,不然干起活来太笨重,捂着汗更觉得冷。

  现在是北极的融冰期,到了冬天,这片海就会被冻上了。进入北冰洋,就像远离了人类文明,看多了海冰和云,也会想念绿色的树,红色的花,和其他属于夏天的颜色。

  我记得早些年曾有预测指出,如果照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到2040年,北极的冰会全部融化。那样的话,大家就更难看到北极熊了吧。出发前,也曾看到南极冰裂的消息。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以前看到有不环保的行为就会想,哎,南北极的冰又要融化了,现在亲眼见到了北极的海冰,很美,想想以后的人们有可能再也看不到,就觉得不是很开心了。

  虽然有队友说,人类的活动对极地冰川融化并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想,我们大多数人能做到的,真的就是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起,比如随手关灯、关电源,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些,暖气开小一点,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做好垃圾分类,有余力的话,每年种一棵树,等等。

  通讯信号时好时坏,可遇不可求。我们还在向西北开,和世界“失联”快十天了,感觉真不太好。已经出海二十多天了,碎碎念这么多,只为日后的怀念。

  新华社记者郁琼源8月9日写于“雪龙”号。(完)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