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为中国考古冶金史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8-09

  

  柯俊院士

  柯俊院士是材料物理学及科学技术史学家。1917年6月23日生于浙江黄岩。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英国萨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顾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几十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理,至今在英、美、德、日、俄学者中仍为贝茵体形成机理的主流学派。50年代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80年代系统研究铁镍钒碳钢中原子簇因导致蝶状马氏体形成,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指导开展微量硼在钢中作用机理的研究。领导并亲自参加中国考古冶金史的研究,阐明中国生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古代冶金研究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有着辉煌的成就,并在古代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却很少留下有价值的文字记载和历史资料。20世纪中叶,我国着手进行科学技术史的编撰,北京钢铁学院(现名北京科技大学)根据中国科学院科学史委员会的安排,进行中国冶金技术史的编写工作。经过多年准备工作,北京钢铁学院在冶金工业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关怀下,决定编写一部《中国冶金简史》。编写小组包括丘亮辉、黄务涤、孙淑云等,柯俊作为“重要的专家”,参与其中。1978年,《中国冶金简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冶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在柯俊等人的努力下,冶金史编写组成为学校的冶金史研究室,后来发展为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冶金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研究室刚成立的几年里,柯俊等组织小分队到全国各地的考古和文博单位学习和探索,“主要是诚心诚意地为地方考古、博物馆和历史工作者服务,介绍我们能做什么,怎么去做,能解决什么问题”。

  

  1978年时的冶金史研究室合影

  柯俊用电子探针等先进的技术对该商朝末期的铁刃铜钺亲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终在这件已经锈蚀的铁刃铜钺中找到了镍钴分层的现象。根据镍在锈蚀中的层状分布得出了最终结论:这件公元前14世纪的铁刃铜钺其刃部是由陨铁制成的。在《考古学报》1976年2期发表相关论文,受到国内外考古学者及陨铁专家的重视,出色的鉴定工作得到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的支持和世界同行的肯定。

  

  

  1976年7月,柯俊(右)与夏鼐(左)在安阳工作站合影留念

  

  柯俊利用现代设备,开展了我国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一支有奉献精神、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发展了定量考古学,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古代冶金史在国际的地位大为提高。

  

  

  1979年,柯俊在河南古荥炼铁遗址调查

  

  1983年,柯俊在河北武安县矿山村考察宋代冶铁炉

  

  1991年,柯俊考察西平冶铁炉

  

  2004年,柯俊与冶金史师生观察冶金遗物

  1985年柯俊进行了早期转炉炼钢技术及中国工人的作用的调查研究,并亲赴现代转炉炼钢创始人凯利(W. Kelly)试验旧址进行考察。他写下:“据美国可靠记载,西区十九世纪中叶近代转炉炼钢创始人Kelly,曾有华工至少二十余人参与了创新试验;距转炉发明地一溪之隔留有高炉、华人街(China Street)和有碑无名墓二十余座。如能发掘并确证系参与发明转录试验,在我国以转炉为主、跃居世界铁、钢产量第一的今天,为加深美中人民的深厚情谊,更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由于柯俊对炼钢技术工业考古的努力,转炉发源地美国爱德维(Eddyville)城,授予柯俊“钢铁大师”(Iron Master)的荣誉称号。

  

  1985年,转炉发源地美国爱德维城授予柯俊钢铁大师(Iron Master)荣誉称号

  在柯俊先生的关心下,研究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获得了国际、国内社会的肯定和好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中,1988年8月28日,“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展的历程”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12月,由于柯俊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特别是冶金史的贡献,以及对促进中英学术交流的努力,英国萨瑞大学授予他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这是该校在李约瑟之后(1976年),授予的第二位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荣誉博士。

  

  1988年,柯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8年,柯俊获英国萨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证书

  

  1988年,柯俊访问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

  

  1988年,柯俊参加美国加州圣迭戈分校第五届中国科学史国际会议

  (左起:席泽宗、柯俊、王铃、何丙郁、刘广定)

  二、创办国际冶金史大会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大门虽然逐步向世界敞开,但国际交流还只是星星之火,偶尔才有微弱的闪现。柯俊率先将国内有关古代金属问题的相关研究编辑成册,在美国的马丁(R.maddin)教授协助下,以国际会议的形式展开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地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介绍向全世界。

  1981年,首届“金属及其合金的早期使用” BUMA(Beginning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由时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系主任的史密斯(C.S.Smith)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系主任麦丁教授和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柯俊共同发起举办。1986年在河南郑州、1994年在河南三门峡、2006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二、三、六届“金属及其合金的早期使用” BUMA学术会议,柯俊一直积极参与与主持。目前这个系列国际会议已举办八届。

  

  1981年,第一届冶金史国际会议在北京钢铁学院召开,部分中外代表在会议室合影

  

  1981年,柯俊与C.Smith教授参观铜绿山矿冶遗址

  

  2006年9月,第六届冶金史国际会议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柯俊院士在开幕式发言

  

  2006年9月,第六届国际冶金史大会参加会议代表合影

  三、建立科学技术史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于1990和1996年分别获得科学技术史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在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

  

  1990年,聘请何丙郁为北京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前排左二为柯俊、右二为何丙郁)

  

  1995年,冶金史研究所老师在图书馆一楼老办公室门前合影

  柯俊在1984年开始,招收科学技术史方向的研究生。早期研究生的课题方向均是以冶金与材料史为主,2000年以后,研究方向拓展到科学技术与社会、文物保护等方面。这些毕业生目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是单位的中坚力量。

  

  1987年,梅建军在中国科技大学进行硕士学位答辩

  摄于中国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会议室

  (右侧前排左起:柯俊、韩汝玢、李志超、钱临照)

  

  1995年,第一位冶金史方向博士生李延祥毕业答辩

  四、成立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

  2004年,在柯俊倡导和学校支持下,为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整合国内研究资源,北京科技大学成立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中心每年12月举行中心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年会,各位理事与委员为中心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2004年,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合影

  

  

  2007年,柯俊参加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理事会与学术委员会

  

  2013年,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老师祝贺柯俊先生96岁生日

  五、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198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由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史家钱临照教授担任第一任理事长。1983年、1987年柯俊当选为第二届、第三届理事长。他努力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于1985年重新加入国际科学史学会联合会,李佩珊当选为此理事会的成员。

  

  

  柯俊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1986年工作总结

  

  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理事长柯俊发言

  

  1994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聘请柯俊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

  

  柯俊(前排左三)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

  

  柯俊(前排左三)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

  

  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代表合影

  

  2004年,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会见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团成员

  (右一席泽宗、右二柯俊、右四路甬祥、左一刘钝)

  作者简介:

  李秀辉: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冶金与材料史、文化遗产保护。

  程瑜: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师。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北京科技大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