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求你别再转发这种文章了”,中老年人为何成为网络谣言重灾区?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2018-09-25

  新技术时代,信息爆炸,涌向老年人的信息同样剧增。老年人会获得哪些不同以往的愉悦感?如何令老年人在新技术时代更幸福,同时又避免双刃剑带来的危机?或者,不只是老年人,对每个人来说,道理皆是如此?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为大家带来演讲《新技术和“积极效应”,你不用,骗子就会用》。

  

  以下为张昕演讲实录:

  我今天并不是来撒狗粮的。

  新技术确实会让人发现更多样的自己。比如,和爱人一起开设公众号后,我们俩就解锁了新属性。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沉默内向,但在公众号上就解锁了自己“逗(哔~)”的属性;我爱人在现实里是特别温柔可爱的小女生,但是,在公众号里遇到一些不理智的读者挑衅,她就解锁了“悍妇”属性,跟别人互怼的时候战斗力蹭蹭的,我看了都害怕。

  新技术对我们的影响随处可见。比如,支付电话费、电费、水费、煤气费,这些我们都可以手机上做;比如,我们家的孩子,还在咿呀学语时,就会用iPad跟Talking Tom(会说话的汤姆猫)对话了;再比如,我们跟一个亲戚可能以前不常见面、见面也可能聊不了几句,但是在家庭群里我们可以打得火热……这些都是现代的新技术带给我们的各种便利。

  

  老年人和新技术绝缘?

  但是,有一个问题:当你在想“新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时,脑中浮现出的场景可能更多和未来、和年轻人相关,却似乎和老年人绝缘。

  在老年心理学领域,我们曾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研究,让被试者在看到屏幕上呈现的图片或一些词语时做一个按键反应。

  

  被试者在看到屏幕上呈现的图片或一些词语时做一个按键反应。

  比方说,这个图片是一个老年的面孔,那你就按左边的键,如果这个词呈现的是一个正性词汇,你也按左边的键,OK,我们把老年的面孔和一个正性的词汇匹配到一起。或者,当图片呈现的是一个年轻人的面孔,或者呈现的词是一个负性词汇,那你就按右边的键来反应,OK,我们把“年轻”和一个负性词配合到一起。另外一种情况,当我们给它呈现的是一个年轻的图片或者是一个正性词的时候,你按左键反应,或者,我们给它呈现的是老年图片或者是一个负性的词的时候,你按右键反应——我们就想看它的这些按键反应到底谁快谁慢。

  结果,我们发现,第二种情况下,当出现的是年轻的以及正性的词,它的反应要远远快于当出现的是老年的或者是正性的词。也就是说,在我们的骨子里,我们还是认为老年人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一些消极的特征。比方说,我们会认为,老年人总是学习能力比较差,或是不能够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并不尽然。

  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会做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我的官方解释是:我想要去推翻大家对老年人的一些刻板印象。

  其实私下里,我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因为我本科时做儿童发展心理学,每次做实验总要面对很多不听话的小朋友,我要告诉他们:你坐下,哥哥给你讲个故事,讲完故事你回答一些问题,我就给你糖吃。小孩会说,你先给我糖,我再回答。没办法。所以我在研究生之后,我就想找一些比较听话的被试者,于是我想到了老年人。老年人真的是特别听话的被试。来了之后会跟你聊天,聊完之后你让他干啥他都很配合,也不会问特别多的问题。

  在老年心理学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积极效应”,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个体会有不同的需求,或者说,目标不一样。年轻人更偏向“未来导向”或者说“知识导向”,比方说,你过来听这个讲座,来学知识,获得一些东西,为未来做好准备。

  那老年人的目标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当我们同时给老年人或者年轻人呈现三幅图片:第一个是共享天伦之乐这样让他情绪上感到积极的一些图片,第二幅是和死亡相关的一些消极的图片,第三幅则是很中性的生活场景。我们会发现,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记得的往往是那些积极的图片,他们不太愿意去记那些消极的或者是中性的图片——这和老年人目标有关。

  

  老年人对三幅图片的反应。

  坦白说,老年人的未来相对有限,所以对他们来说,那些“未来导向”或“知识导向”的目标并不在(优先)考虑之列,他们更偏向“情绪导向”,考虑的是“能不能获得当下的满足”,也就是及时行乐。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会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些新技术,老年人到底会不会接纳,或者说,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新技术的?

  从“积极效应”的角度来说,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假设:一方面,新技术属于“知识导向”或“技能导向”的事物,所以,对老年人来说,他们学习的动机可能没那么强;另一方面,我们都值得,学习新东西很痛苦,总伴随各种阻碍,从“积极情感”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获得积极的情绪——

  看起来,是不是老年人就真的无法接受这些新技术了?好像并非如此。至少从下面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老年人用起微信或其他新技术,可能比年轻人用得还溜。

  

  以为是个青铜,原来是个王者。

  来看这个统计。老年人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大概是1.37个小时,可能比在座的年轻人每天刷微信的时间少一点,但是可能差异并不会那么大,因为,微信的功能能掌握11.47个,并不是说只会聊天,或者只会发某一些语音。

  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发现:2.7%的老年人会像年轻人一样屏蔽家人。是不是很吃惊,说不定某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你的父母把你也屏蔽了,或者你的某一个亲戚把你也屏蔽了。

  人人需要亲密感

  根据这些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老年人对新技术其实是愿意使用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新技术呢?

  比如我的岳母,她经常自称“老年网瘾少女”。因为她每天在家也是对着微信或电脑在看。我就好奇她到底在使用微信干什么,结果发现,她在微信里置顶了一个亲戚群,这个群里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商业互捧”,捧什么呢?今天发一个我孙子的照片,“可不可爱?漂亮吧?”或者明天发一个“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帮我来点赞”。这是老年人经常做的。其实她并不特别关注微信的某些很实用的功能,而是更关注和微信与情感相关的一些功能。

  再比如我母亲。有一天我回家,她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今天加了一个群。我说,加了一个什么群?她说,加了一个我小学同学的群,在这个群里面我可以和我多少年没见过的小学同学在一起聊聊天,去怀怀旧,让我感到很幸福。我当时看到她的脸好像都年轻了很多。

  这就是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需求:对亲密感的需求。当然除了亲密感,他们还有别的需求。现在有一个词叫做“老漂”,就是因为子女在大城市生了孩子,老年人就得过来帮忙照看孙子孙女,这些老年人就成为了特定的“老漂”一族。原来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可能会随意走个亲戚串个门,聊聊天唠唠嗑,但到了新的环境中,由于受到了地域限制,没办法再做之前常做的这些事。微信的出现缓解了这个状况,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可能性,和自己原来的朋友保持联系,保持一种亲密感,从而降低他们的孤独。

  在微信群中,尤其是家族群当中,我们的“商业互捧”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是一种归属感,一种被尊重、被需求的需求。这些都是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一些改变,并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是,年轻人往往忽视了老年人这样的需求。

  

  老年人用新技术干嘛?

  在腾讯关于微信的调查中,也调查了年轻人最愿意教给老年人的功能和老年人自己最愿意去学的功能。结果发现,年轻人最愿意教的是什么?一些工具性的功能,比如聊天或发红包。这也和我们刚刚所讲的“积极效应”所预测的一样。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更愿意学的年轻人不教。他更有动力去自学的功能是什么呢?一些内容性的功能,比方说,发一个朋友圈,怎么给别人的朋友圈点赞,或者怎么建立群聊,把之前失散在天涯海角的这些老哥老姐妹们聚到一起,组一个小群然后把孩子们给屏蔽了,不让他们知道自己聊什么。这些都是老年人更需求的,因为这样可以满足他们对于亲密关系的一个要求。

  “积极效应”,一把双刃剑

  所以,“积极效应”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对老年人确实有了很多的提升,包括幸福感的提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能有一定的弊端。弊端是什么?我先不说,大家来想两个问题:第一,有多少人屏蔽了自己的父母的朋友圈?第二,有多少人是把自己家庭的那种亲戚群,七大姑八大姨在的那个群给删掉了,或者是不接收它的消息的?

  你不必告诉我答案。但我要告诉你,为什么我要问这两个问题:因为正是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的微信群或是其他的网络平台成了谣言或诈骗的重灾区。

  

  中老年人 上网状况及网络调查报告。

  上图来自一个中老年上网状况及风险的网络调查报告。我们会发现,中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网络谣言的影响,比方说我们常看到的“不转不是中国人”,或者,吃大蒜可以让你延年益寿多少年,这些都是你们父母经常会转的,然后果壳可能就会出来辟谣。

  注意,这不是中国老年人专利,外国老年人也一样,他们也会有这样的一个倾向。为什么?就是因为“积极效应”,他们需要满足这样的一些需求。

  很多诈骗正是利用了老年人对于这些积极信息的关注,老人需要被尊重,或者,需要获得一种归属感,或者,要为家人好。比如去年比较轰动的一个案例,也是在微信群里流传的,说国家的一个慈善的总会要给每人发5万块,只要去鸟巢领就行——辟谣都没有用。我也看过其他的报道,有的微信群乍一看特别正能量,每天早上定时奏国歌,然后发虚拟的升国旗仪式,群里的人都会转发一些特别正能量的文章。要不是你知道他下一步就让你继续拉下线搞传销,你简直会认为它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微信群里的各类诈骗信息。

  其实,提供亲密感,不只适用老年人,而是对所有的年龄层都适用。

  比方说,很多家长都说,我已经在APP上给孩子买了很多学习课程,他为什么还学不好?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你和孩子的互动,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亲密感,才能对孩子智力发展有更好的影响。

  

  再比如恋人或伴侣之间,现在我们常说“撒狗粮”,为什么撒狗粮很重要,因为撒狗粮其实体现的是你们之间的一个亲密的一个commitment(承诺),没有这样的一个承诺,你们的关系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你自拍一张两个人在一起的照片有多难?当然,现在我们有photoshop,可以把两个人P在一起,但是P在一起那还是一张让人感到开心的照片吗?不一定是了。

  另外一方面,对于沟通来说,nonverbal communication(非言语沟通)所传递的信息可能占到了我们信息总量的60%,剩下的40%才是由言语组成的。所以,我总是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永远好于你只是低着头在微信上给他发一段语音或者发一段话。

  

  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想老年人不上当受骗,那你一定要给他提供亲密感,如果你仅仅提供一个新技术,可能它只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只是给骗子徒增一个新途径去骗老年人。技术并没有好坏之分,人才有。关键是谁在用它,或者说我们怎么用。

  我想,技术带给我们的改变,可能是让你发现了一个不同的自我,但是技术也有可能让你迷失自我。所以,新技术永远不可能替代我们人的责任,这个责任之一就是“亲密感”。如果你不给老年人提供亲密感,那骗子就会给他提供,如果老人上当受骗,你就不要说骗子为什么那么坏,而应该反思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新技术的出现确实可以改变我们的相处方式,但是亲密感是绝对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新技术改变的。

  谢谢大家。

  

  演讲嘉宾张昕:《新技术和“积极效应”,你不用,骗子就会用》

  小彩蛋

  我是科学家 我来做科普

  发展心理学是我最喜欢的

  认知心理学 让我这么惊叹 这么精巧

  特别美 特别美

  心理学 最喜欢

  不读心 不算命

  不读心 不算命

  做完了吧

  做完了我要去写我的论文了

  太多了 写不完了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