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医秦明》真的能减肥么?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最近网剧《法医秦明》一度成为热点,部分原因归功于三位主演拿捏有度的表演和紧凑又带入感极强的故事情节,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里面一具具形态各异,很是重口的受害人尸体,让人着实震撼。从开篇一上来的油炸手指,锅煮人肉,到后面剥离的人皮和腐烂严重的尸体,据说第九集开始为了照顾观影群众的心理,本剧终于打码了!这部剧也被很多妹纸们称为减肥神剧,它真的有减肥的功效么?为什么好多人在观剧之后吃不下饭,甚至会感到恶心想吐呢?

  

  首先,恶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心窝位置处的不适,进而可能会导致呕吐等压迫胃部,导致食物从食管排出。通常引发人体恶心呕吐的原因基本有四种:第一种是胃原性呕吐,急慢性胃炎和肠道堵塞是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第二种就是条件反射性呕吐,由厌恶的食物或者场景引发;第三种是中枢性呕吐,一般是由于颅脑外伤造成颅内压增高所致;第四种是前庭性呕吐,常见的晕车眩晕等就是典型表现。所以法医秦明当中重口味的尸体场景让人食欲不振其实就是诱发了条件反射性呕吐。

  

  对于条件反射性呕吐来说,从眼睛看到一个场景或者闻到一种气味到最终引发人体不适是一个极快的过程。当有些人看到很血腥的场面,或者是很肮脏的东西,比如粪便、蛆虫等,甚至在听到或读到相关文字性描述时,就会出现恶心不适的身体状况,这都是条件反射性恶心呕吐的情况。

  整个发生的机理就是:上述令人厌恶或惊恐的场景或气味,通过视觉、嗅觉等感受器传入大脑,那些文字或者语音则是由于人类接触这类信息时,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理解与分析,因此就根据生活经验脑补出场景,进而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人的大脑里面有一个呕吐中枢,是管制呕吐动作的中枢神经组织,这样的信息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精神或心理因素则进一步引起或加重呕吐中枢的功能紊乱,促使恶心与呕吐的发生。

  在恶心或呕吐时,因迷走神经兴奋,因此引起胃肠蠕动增快、消化腺分泌增加,同时伴有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头晕、出汗等症状,从而食欲不振。这就是电视剧里那些情节反馈到人体时,让一些人难以接受,吃不下去饭的原因。

  

  那是否所有人都会对这样的场景感到不适呢?其实不然,有些人看到后可能连续几顿吃不进去饭,另一些人却毫无影响,食欲依旧。这是因为这种条件反射性恶心呕吐并非天生的,不同于类似膝跳反射那样的先天性行为,这种恶心感觉完全是后天形成的。这属于我们从小就养成的条件反射,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和社会影响因素,在我们接触脏东西的时候,会遭到马上制止,并且告知我们这些是脏的东西,不能碰。多次这样的警戒后,就会在我们大脑里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条件反射印记,一看见脏的或者样子像似脏的东西,就会产生极大的反感。另一方面是出于我们人类长时间的进化,趋利避害是一种本性,同时存在着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当遇到血性残忍等场面,会出现不自觉的规避闪躲的心理,觉得危险或者有伤害,就会引起人的不适反应。

  

  但是不同人会对这种条件反射有不同的反应,很大一部分属于心理因素。克服一定心理障碍后对这种外界场景刺激并不会引起呕吐中枢的兴奋,因而就不会感到恶心,食欲不振等。男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比女生有更强的心理素质,因而就会出现很多女生还在抱怨过于血腥而寝食难安时,男生们却一脸无动于衷的场景。

  所以说法医秦明的“减肥”功效只是对一部分人有用,通过后天的心理调节可以对这种条件反射性恶心进行调节和改善。总之不要因为一部剧耽误了吃饭,毕竟在艺术高于生活的影视作品之外,健康饮食才是真正的王道。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