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驶来,老司机能开车吗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将在北京燕房线首段开始跑图试验,并将进行全线调试,计划在2017 年年底开通。 

 

  该列车最高运行时速约为80 公里,共编组4 辆列车,每辆列车的最大载客量为1262 人。吃瓜群众表示,在乘车高峰时段,这个列车塞满人后,应该会远远超出这个最大载客量吧!对于生活在北上广的无车一族来说,地铁是最靠谱的交通工具。但是,每天早高峰和晚高峰时,乘地铁的人都要被挤成咸鱼。虽然眼看着地铁已经满了,人却还是不断地往上冲。 

    

    

   那么,无人驾驶的地铁会不会比现在“有人”驾驶的地铁更好呢?从理论上来说,无人驾驶的地铁它的头脑“反应更快了”!走得“更平稳了”!  

   该地铁将通过电脑程序在第一时间做出“决策”,行驶过程中会自动扫描检测障碍物,一旦列车接触障碍物便会迅速在1.4 秒里进行紧急制动。最大的优点是运行的平稳,列车无论起步、加速、停车还是区间运行,电脑控制着列车在各运行阶段平缓的过渡,最大限度保证乘客舒适的乘坐体验;另一方面,无人驾驶能有效降低人为参与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因为一些驾驶员突发情况而对列车整体运行带来影响,同时还能有效地缩短行车间距。但是,驾驶员会有突发状况,机器就不会出故障吗? 

   总的来说,无人驾驶的地铁还是优于以前的普通地铁。无人驾驶是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不过,未来,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是无人驾驶的汽车。 

   目前,无人驾驶的汽车还未能成规模的投入使用,因为它所需的技术要求比无人驾驶的地铁更多,技术难度也更高。  

  开发无人驾驶的汽车,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是要研制能正确选择车道、感应障碍物、自动避免冲撞的技术。如德、法等国研制的自动智能巡航控制(ATCC)系统,就是这样一种装置,它可以用来选择最佳行车路线,防止与前面的车辆靠得太近,在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行驶。这种装置能自动控制本车相对于其他车辆的速度。传感器在不断地测量前面车辆的速度,并据此调节加速器,确定自己的合理车速。车上的红外激光不断地扫描车前的道路,寻找障碍物,同时把所获数据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显示出来;遇有危险情况时,会自动降低车速,或紧急刹车,处理时间为300毫秒。    

  二是必须铺设专用道路。这种道路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各种信息设备和传输技术,它通常由监测器、数据搜集器、中心电脑、电子显示牌和闪光灯等构成。监测器设置在公路两旁或上方,汽车驶过时它会把车流信息通知路旁的数据搜集器,进而传至中心电脑,由中心电脑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间,使车辆的停留时间减至最小。同时,路旁的电子显示牌会显示交通堵塞的程度,范围以及其他交通情况;或启动闪光灯,提醒乘车人收听当地交通情况广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离不开社会的高度信息化。未来的智能汽车上装有多功能电话、高清晰度电视机、传真机和导航系统等,同外部的通信机能很强。  

    

  技术总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人被迫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职业规划。在不远的将来,当地铁和汽车都不再需要人来驾驶时,老司机一词大概真的只能用于网络调侃吧!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