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别慌!iPhone X的刷脸识别真的很安全

科普中国网 2017-09-14

  老君我昨晚刷夜看苹果发布会,

  之前被剧透了太多,

  感觉像看一场重播,

  唯一能记住的就是以后付款,

  不用指纹,靠刷脸了!

  

  

  我的天呐!

  感觉分分钟会被刷掉好几套房~~

  这……真的靠谱吗?

  

  假设你的手机被盗

  你的手机上遍布了你的指纹

  完全可以通过采集之后重新建模来解锁

  (举个栗子

  纽约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

  就在不同的指纹中找到了共同点

  利用这些共同点

  开发出了一种“万能指纹”

  解锁成功率高达65%)

  但是人脸的建模

  需要知道你脸的样子

  还需要模拟你脸部不同部位发热量

  这个技术难度

  明显比指纹要高得多

  

  touch ID

  

  Face ID

  

  

  解锁用的是红外线投影

  然后另一个红外线接收器捕捉信号

  不开灯也能解锁

  

  

  必须睁开眼睛

  闭着眼睛是不能解锁的

  这下广大男同胞可以松口气儿了

  不用担心睡觉时被媳妇儿解锁了

  

  

  Face ID会自主学习

  能够记录你每天面部五官的细微变化

  不用担心过几年就解锁不了

  

  

  化妆与否、戴上眼镜、帽子或留起胡须时

  都能解锁!

  因为五官没有变

  Face ID捕捉的是五官数据

  

  

  不用担心有人冒用你的照片解锁

  因为照片只是一个平面

  Face ID通过立体的面部五官数据

  才能解锁

  

  

  人脸识别技术有三大应用方向▼

  

  1:1认证

  即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

  保证证明人和证件信息是统一的

  主要用于实名制验证

  

  

  1:N认证

  即判断某个人是否为特定群体中的一员

  主要用于人员出入管理和城市安防

  人脸考勤打卡就属于此类

  

  

  活体检测

  即确保是真人在操作业务

  进而做账户许可授权

  Face ID就属于此类

  

  

  手机解锁的方式经历了

  密码解锁、手势解锁、

  指纹解锁(Touch ID)和面容解锁(Face ID)

  下一代iPhone解锁的新姿势会是啥?

  肯定是更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

  通过可测量的身体或行为等生物特征

  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

  生物特征分为

  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

  身体特征包括

  指纹

  手的静脉血管

  掌型

  视网膜

  虹膜

  人体气味

  脸型

  骨骼

  DNA等

  行为特征包括

  签名

  语音

  行走步态等

  人类的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

  可测量和验证、稳定性好等特点

  生物识别认证技术比传统认证技术

  有较大优势

  哪一项生物识别认证技术

  有望接班Face ID呢?

  指纹识别已被证明安全性不如人脸识别,

  Pass

  虹膜识别精确性较高

  但需要通过红外线或可见光

  照射眼睛取得图像

  且借助美瞳能改变虹膜特征

  容易被复制,Pass

  视网膜也需要用光线照射眼底

  Pass

  掌型和指纹是一样的问题

  Pass

  脸型+红外线就是Face ID

  Pass

  再刨去更复杂的人体气味、

  骨骼和DNA

  最有希望的就是指静脉识别了

  

  指静脉识别是

  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

  来进行身份识别

  医学研究发现

  当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指时

  静脉中流动的血红蛋白会吸收

  近红外线从而形成血管的影像

  而每个人的指静脉血管影像都不一样

  可以用于身份识别

  区别于指纹、虹膜、人脸

  指静脉血管位于手指内部

  除非是复制一根活体手指

  否则不可能获取和复制指静脉血管影像

  在现有的生物识别技术中

  指静脉技术是安全级别及技术指标最高的

  

  具有非表皮特征、

  非接触技术、

  安全、高效、方便

  Face ID的接班人就它了

  SO,看来IphoneX“刷脸”功能是安全的,老公睡着不用怕,妹子卸妆也没事儿了,那么你会买吗?  

本文由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 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文由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乃功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