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蚂蚁也会拯救伤员

科普中国网 2017-04-14 作者:维尼

  当谈到战争的时候,人们总会想起“不抛弃,不放弃”这个理念。就连美国陆军新兵在宣誓的时候也会说到这句话。

  《Science Advances》本周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即便是蚂蚁,它们也不会把受伤的同胞留在战场等死。

  文章中提到的蚂蚁学名为“Megaponera analis”,靠捕猎白蚁为生。蚁群的侦察兵会四处探路,等找到一群白蚁后再回到巢穴汇报,召集大军出动。

  生物学家称,蚁群在收到信息后会派出200到500只蚂蚁,差不多每3只蚂蚁排成一排,形成2米长的纵队,“看起来就像一条长蛇,这种场面很少见。”

  当白蚁发现这只军队时,它们会试图逃跑,但终究难免一战。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研究动物行为与进化的博士生弗兰克说:“这种战斗会持续大约20分钟 。很多白蚁会死掉,蚂蚁会往回搬运白蚁的尸体。”

  弗兰克在几年前发现,有些蚂蚁往巢里运的并不是死去的白蚁,而是其他同伴。

  事实证明,这些被运回去的蚂蚁并没有阵亡,而是负伤的伤员。

  有时候蚂蚁会被扯掉一两条腿,这样就很难继续行动,也有时候是死掉白蚁的大螯还钳着蚂蚁不放。不管怎么说,这些伤兵行动起来都要比正常的蚂蚁慢上许多。

  在用颜料标记出这些受伤的蚂蚁之后,弗兰克发现,几乎所有受伤的蚂蚁在回巢后都能恢复。它们可以学会用更少的腿走路,同伴会帮它们拔下钳住不松的白蚁。用不了多久,受伤的蚂蚁就可以重新投入战斗。

  “它们在第二天就又加入了捕猎的队伍,”弗兰克说。

  他和同事做了一些实验,想看看如果受伤的蚂蚁不被搬回家会是什么下场。结果他们发现,这些伤兵因为行动缓慢,会被蚁群落在后面,通常会被蜘蛛或其他捕食者吃掉。

  弗兰克说,蚂蚁的“拯救大兵”行动与人类士兵的行为有些相似,但有一点很重要的区别是,这些蚂蚁帮助同胞的行为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善心。

  他说,受伤的蚂蚁会释放出一种化学信号,刺激同伴展开救援。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同理心的因素。

  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神经生物学家曾研究过老鼠从老鼠夹子中拯救同伴的行为,她对这项蚂蚁实验的评价很高。

  这位神经生物学家指出,蚂蚁并不是有意救援同胞,它们的行为与哺乳动物的互助不同。

  她说,如果是在前往战场的路上发现伤员,蚂蚁便表现得无动于衷,它们只会在战斗结束后搬上同伴回家。

  相反,老鼠拯救同胞的做法则包含着一些情绪因素。如果给老鼠服用一种抗焦虑药物,它们便不大热衷于救助陷于老鼠夹子中的同类。

  很明显,把伤兵扛回家对整个蚁群来说是有好处的。科学家们发现,被救助的蚂蚁数量大致上与蚁群每天出生的蚂蚁数量相等,因此科学家认为这种救援行为对蚁群有很大的好处。这可能才是驱动蚂蚁做出此种行为的根本动机。

  科学家们指出,蚁群就是一支随时准备迈入战场的军队,而对军队而言,想打胜仗就要保持充足的兵力。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