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杂谷无公害生产技术措施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7-30 作者:山西农科110服务中心

  (1)选地。一是选择远离村庄、主干道、有污染的工企业的区域耕地种植。由于谷子谷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耐旱怕涝,因此要尽量选择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好,易耕作和松软肥沃的沙壤土。二是合理轮作倒茬。种植“张杂谷”和常规谷子一样,要轮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块地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地块上隔一茬种植谷子)。

  (2)精细整地保全苗。农谚讲“见苗一半收”。好的苗情是发挥“张杂谷”杂交优势的首要前提,而要获得全苗,则必须在整地上下工夫,特别是丘陵区旱坡地。整地时要区别土壤类型,因地制宜。

  一是丘陵区旱坡地。此类地块甚多,其特点是地力瘠薄,干早缺水,保苗难度大。

  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采取“三墒”整地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秋耕蓄墒:一般秋季降水偏多,夏秋作物收获后,结合施底肥早深耕,可更多接纳雨水,称为蓄墒。压地提墒:冬季“三、九”压地,返浆前压地,粉碎土块坷垃,填补土壤裂缝,切断毛细管,

  防止水分蒸发,称为“保墒”。整地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果太旱,可多耙不耕,雨涝时则翻耕放墒。

  二是平川区壤土地。此类土质虽较好,但特点与丘陵旱坡地近似,也应注意保墒工作。

  三是洪灌区黏土地。此类地土质黏重,秋季一般较湿润,耕期过早,土湿黏犁作业质量差;耕期过晚,地干土黏作业困难。应在不干不湿时抓紧耕翻,由于这类土壤易耕期很短,应勤观察,注意耕翻时间。

  四是下湿盐碱地。此类土壤应耕干不耕湿,耕后不耙耱,立即晾晒,以防返碱。耕地整过后,应使土壤达到细、透、平、绒,上虚下实,无较大明暗的坷垃、残茬,即可进行播种。

  (3)施足基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播种前施足底肥是满足谷子生长发育要求的重要措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施用量以高产田每亩5000~7600干克、中产田每亩1500~4000千克为宜。为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可以补充一些氤、磷、钾化肥,如磷酸二铵,每亩15干克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收获后结合伙耕施入为好。没有来得及秋耕的,可于春天土壤开始返浆时结合春耕施入。

  (4)播种。

  一是适时播种。根据播种期试验结果和多年生产实现,山西忻定盆地的谷子播种期一般选在小满前后为适宜,即5月中下旬;冷凉地区可以提早到4月20日,最晚不超过5月底,所谓适期播种就是使谷子的生长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气候规律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即整个生育期生长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气候变化规律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即幼苗期处于初夏的旱季,有利于“蹲苗”,促使根系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后期倒伏;孕穗期正赶在雨季来临的中伏,可以防止“胎里旱”;抽穗期正是“小暑大暑,灌死老鼠”的雨季高峰,正好“拖泥秀谷穗”,避开了“卡脖旱”;灌浆期赶在“天高云淡”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季,可以提高谷粒饱满度,避免了农谚所讲的“淋出秕来”,恰好是“晒出米来”;成熟期正赶在秋分时节,避免了早霜。这只是一般规律,具体播种时由于各地的播种期不能一致。实际播种时,要看天、看地、看品种。比如,无霜期较短的地区要适当早播,反之则晚种,生育期小的张杂谷(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要适当院种,反之(张杂谷10号、张杂谷8号)则早种。

  二是播种量与播种深度。按照适宜留苗密度、发芽率、杂交率、千粒重计算播种量,每年播种前由经销部门计算后通知用户,一般每亩播量0.5~0.75千克。播种深度应掌握墒情好宜浅、墒情差宜深的原则,播种深度一般为3~4厘米为宜。

  三是播种方法。谷子的播种方法很多,常用的3种:

  耧播:其特点是在一次操作中可以同时完成开沟、下籽,下籽均匀,覆土深浅一致,跑墒少。

  犁播:用牲畜拉动犁具,开沟,用专用工具撒种子,然后覆土,优点是在下种可同时施用农家肥。

  机播:机播具有下籽均匀、保墒好、工效高、行直等优点。

  四是播种要求。采用耧播或播种机播种,要求撒籽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播后要及时镇压,春旱严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方可增加镇压的次数,以提高出苗率。

  (5)加强田间管理。实践证明,种植“张杂谷”必须抓住“早、稀、追、多、喷”5个关键环节。

  一是早间苗、促壮苗。“谷间寸,顶上粪”。谷子早间苗可以减少谷苗拥挤,改善谷子光、水、肥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根

  系发育和形成壮苗。间苗时间以苗高1寸左右(3~4叶)为好,并按各品种特性一次性间苗至要求密度。

  二是稀谷秀大穗,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张杂谷”属大穗类型杂交种,穗最长达可40厘米,且分蘖率较高,因此栽培管理上要侧重发挥个体优势,掌握宜稀不宜密的原则。据多年实践结果,旱地亩留苗0.8万~1万株为宜,水地亩留苗以1万~1.5万株为宜,在此范围内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

  三是追肥保高产。“张杂谷”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吸收水、肥能力强。高产田要求追3次肥。第1次,5~6叶期,顺垄撒施尿素5千克/亩,结合中耕、定苗将肥料翻人土壤中。第2次,在拔节期(苗高1尺左右) 撒施尿素10千克/亩,方法同上。第

  3次,在孕穗期,趁雨天或结合灌溉追施尿素10千克/亩。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张杂谷11等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在灌浆期再追施尿素5~7.5千克。

  四是多中耕,勤管理。谷子早中耕,多中耕不仅能够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米质。苗期土壤湿度大时,可进行深锄散墒,深度4~5厘米。干旱严重时,可浅锄保墒,此期可进行多次中耕。既可减轻杂草危害,又利于形成谷子壮苗。

  五是喷施除草剂,省工又省力。可选用谷子专用除草剂,能除去谷田中常见的一年生单、双叶杂草,如马唐、稗、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藜等。施用时期:可在播后苗前土壤喷施或在谷苗3~5叶期杂草未出土前,或幼小时喷施,切忌在种芽顶土时使用。

  六是适时收获。谷子颖壳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避免风磨鸟啄,造成损失。

  (6)防治病虫害。用3%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或5%毒死蝉颗粒剂1~1.5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100~150毫升拌沙5千克施地药,防治地下害虫;用50%瑞毒霉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3%拌种防治谷子白发病和黑穗病。

  编辑:李敏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原向阳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