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种土豆,我们还能在火星干点啥?

中国数字科技馆 2018-07-30

  导语:好莱坞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可谓是风靡全球,好评无数。片中,呆萌技术宅男主Mark凭借顽强毅力和丰富学识在6000万公里外的火星上玩儿起了植物学家真人秀,用自己的便便种出了土豆,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可话说,在火星这个土球上,除了种土豆,我们还能做点啥?

  影片中,男主Mark曾多次驾驶一辆名叫ROVER的银灰色小车驰骋在广袤无垠的火星大地上,颇有威风。那辆ROVER就是我们常说的火星车(全称火星漫游车),一种在火星表面实施探测任务的车辆。

  有趣的是,电影《火星救援》中的火星车,灵感其实是来自NASA的新一代月球车。它将使用充电锂电池为其续航,更加耐用;旋转式的轮子使其前后左右无障碍行驶,轻松地“翻山越岭”。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密封驾驶室,空气被密封在驾驶室里面,因此宇航员无需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就能够轻松驾驶并进行科研探测工作。

  值得期待的是,在阿波罗飞行计划和火星无人探测器项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NASA研发出了一款多任务空间探测车(Space Exploration Vehicle, or SEV),它将增加一个天基平台,用来与空间站对接,进行卫星服务和近地小行星任务。NASA表示,这款多任务空间探测车应用了众多尖端科技,不仅能够扩大行星地表探测范围,而且增加了辐射屏蔽装置,在遇到太阳粒子事件和其他紧急事件时,能够持续保护宇航员72小时,以帮助宇航员更安全地进行深入的太空探索。值得一提的是,这款SEV还增加了气压锁装置,这种气压锁装置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航天员更加方便简单地穿戴航天服,另一方面也会避免航天服的磨损及各种污染物对航天服的影响;在增压舱使用该技术能还能够使航天员在交替穿戴航天服和普通衣服时更为轻松,简直就是宇航员们的福音啊!有了这些高端科技的保障,在火星开车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嘛!

  影片中,倒霉孩子Mark一方面面临着氧气不足、食物短缺、身体负伤等一系列生理极限考验,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一个同样严峻的心理极限考验,那就是——孤独。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而长期处于太空极端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在片中,Mark每日记录生活日志,抒发感情;制氧造水种土豆,保障生活供给;调节设备与编码和地球取得联系;在吐槽队长音乐品味的同时也不忘跟着音乐激情起舞;也会乐此不疲地为自己的智慧和动手能力点赞!真是逆商爆表的楷模啊!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也就是说,人需要打破孤独。由此看来,Mark在火星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顽强地与孤独作斗争。心理学家认为:宇航员是经过严格心理测试挑选和受过专门心理训练的人,有着坚强的信念和精神寄托,每天令自己忙碌起来,就不会有感受孤独的过程和时间。

  其实,每个宇航员都要经受抗孤独训练,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中心接受过培训的中国学员吴杰曾这样描述他所经历的“抗孤独训练”:一个人,关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木屋里,整整待三天。期间不能睡觉,只能按24小时程序做规定工作。有的学员实在熬不下来,甚至出现了自残行为。看来,抗孤独训练是极其严酷的。

  在模拟火星飞行任务的研究中,如火星-500试验、南极洲模拟火星项目,都包含此类抗孤独心理训练,以测试人类在“孤独和幽闭”的极限状态下可能会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因孤独寂寞产生的严重心理问题是最可怕的,其中参与项目的一名医生表示,让自己避免消极情绪的唯一办法是“让自己非常忙碌”。

  电影中,Mark用马铃薯殖民了火星,十分霸气地自封为“火星殖民者”,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离移民火星还有多远?目前,对火星表面状况与水分来源的科学研究表明,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因其环境与改造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可能性,火星被许多科学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认为是一个殖民的理想行星。

  现阶段有关人类登陆火星的相关研究和实验,如“火星-500”和“火星一号”,更多的是从人类登陆火星的意愿和登陆过程中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角度寻求答案,但客观来讲,按照现阶段技术水平并考虑登陆成本,移民火星为时尚早,人们对于火星的探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利用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进行的。而现阶段,为了实现2030年的火星载人探测计划,NASA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可以期待的是,近些年的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逐渐提高,反映了火星探测技术的日趋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既然人们能够把机器送上火星,那么有朝一日,人类也自然能够踏上火星的土地。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数字科技馆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