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航天员成长的摇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中国航天科普微信公众号 2020-01-13

  今天给大家揭秘下中国航天英雄成长的摇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成立了,那时,它的名字充满科幻色彩,叫做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国航天医学工程和航天员选拔训练。它还是世界上继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之外第三个独立承担航天员选拔训练的航天员中心。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这样高大上的研究所在成立初期,竟然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北京大学昌平分校、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曾是它的办公地点。

  

  北京大学昌平分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从1000多名飞行员选拔了19名航天员,为我国首个载人飞船曙光1号飞船工程做准备。尽管科研人员们雄心勃勃,但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并不是轻易能够办到的。缺少专业设备,科研人员就自主研发,创造出了许多大型试验设备。

  

  低压变温舱试验设备

  为了让当时的航天员们体验失重环境,科研人员在国产改装飞机上进行模拟失重条件下进食、工效、心血管、前庭功能实验。可谓是煞费苦心,能办到的一定办到,不能办到的就创造条件实现它。

  

  航天员们在国产改装飞机上体验失重

  当时,科研人员还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各种生物搭载试验,为载人航天活动做准备、攒经验。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1975年,曙光1号飞船工程下马。1976年,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更名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科研人员利用返回卫星进行生物搭载试验

  二十世纪末,中国载人航天提上日程,科研人员从3000多名飞行员中选拔了14名航天员,再次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做准备。2005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简单回顾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历史,它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学,承担航天员系统和飞船系统中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的研制和试验任务。

  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些科研内容和航天员的训练内容,了解一下航天员的日常。

  航天重力生理学

  由重力生理效应及特因防护实验室开展工作,主要对微重力引起的空间运动病、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行研究。这也为航天员登上太空后预防和应对太空病做准备。

  

  实验室开展临床实验

  航天服工程

  由航天服技术实验室进行,主要对系统集成、压力防护、热控、特种织物材料、特种工艺进行研究。为航天员们裁制出舒适、安全、可靠的航天服。

  

  航天服生产车间

  

  工作人员对航天服进行细致的缝制

  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

  由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实验室开展工作,研究航天环境下人体营养、物质代谢的规律特点,以及航天食品生产加工技术与工艺以及食品安全监测、控制与评估,保证航天员在太空中吃的安全、吃的开心。

  

  为航天员太空生活准备的航天食品

  

  中国早期研制的航天食品

  航天飞行训练模拟技术

  由航天飞行训练模拟技术实验室开展工作,研究如何采用实物、半实物和数字方法模拟在真是飞行器中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地面航天员飞行器操作训练中,让航天员上天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太空生活。

  

  飞行训练模拟器

  目前,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洋、刘旺、张晓光、王亚平、陈冬,共计11位航天员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毕业,成功登上了太空,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未来,飞向月球将是中国航天员的目标,我们期待着中国航天员踏上月球的那一天。

  

  中国已有11位航天员登上太空

  参考文献/《巡天之路》《飞天的故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航天科普微信公众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