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天气和全球变暖,地球到底是冷还是热

中国数字科技馆 2019-03-15

  今年2月初,美国的中西部地区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寒潮”,部分州气温低到了零下52度,芝加哥的最低气温甚至比南极还要低,于是有人调侃说,“避寒,得去极地!”

  在北美,全年降水量比较平均,冬季和夏季的降水量差不多,正常情况能达到200—300毫米,气温低形成雪,体积蓬松7—8倍,降雪能达到两三米厚,所以在美国,每年冬季一般都会有几次低温、暴风雪的出现。不过近年来,的确出现了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2018年1月和3月,北美遭遇了“炸弹气旋”,天气寒冷异常,并且叠加着狂风暴雨和海水倒灌,让人一度怀疑末日来临。以及今年2月初这次,北极涡旋分裂,向南移动,侵入到中纬度地区,出现极端冷的情况,这些都被称为极寒天气或极端天气。

  有人就会疑问了,不是总说全球变暖吗?这到底是冷还是热呢?还有人甚至会说,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别着急,咱们先来分析下这次北美的极寒天气。

  北极涡旋是北极地区一个深厚的低压系统,通俗点说,它是下沉的空气在北极上空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的一股很强的环流,可以说,它就是冷空气的背后大佬。北极涡旋在冬季通常较为稳定,不过这种稳定依赖于南北温差。当南边温度很高,北边温度很低时,中间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会形成一个很强的西风带,风速能达到每秒三四十米,如此强劲的西风带,环绕在中纬度地区,仿佛一道隔离带、一堵防护墙,环绕包裹着北极涡旋,将冷空气紧紧地禁锢在极区内。

  但是近十几年来,全球变暖,北极海冰消融变薄,极地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导致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速度比中高纬度地区更快,这种现象被称为北极增暖效应,又叫北极放大效应。目前北极地区是全球平均增暖的2倍,因此南北温差变小,原有的温度梯度遭到破坏,西风带流速减弱,流动方向变得弯弯曲曲,成波浪状。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暖空气向北,冷空气向南,极涡变得扭曲,冷空气便不能再稳固地封锁在北极地区。当极涡向南移动,侵入中纬度地区,其所携带的冷空气,便不得不让原本宜居的中纬度地区体验下爱斯基摩人的天寒地冻了。

  

  而今年2月初侵袭美国的冷空气,就是因为一股来自于非洲摩洛哥的暖流北上,从阿拉斯加冲入北极圈,撕裂了极涡,把原来封锁在北极的极涡向南推,给美国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极寒天气。所以,全球变暖是真的,并且给全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极寒天气的出现也是全球变暖的“锅”!

  那如果全球变暖愈演愈烈,极寒天气会不会越来越多,如此恶劣的环境,人类是不是得像《流浪地球》中那样,搬入地下城,“出门”还得穿戴防护服啊!?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吕俊梅研究员说:“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放大效应,会使极端的冷、暖事件表现出两极化。这意味着中纬度地区出现冷、暖极端事件的风险提高了,而没有给出极寒天气的频率会增加的结论,因此无法说极寒天气会时常侵袭中纬度地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魏科副研究员告诉我们,“从目前全球变暖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极冷的天数总体上会减少。虽然不排除会出现这种极冷的过程,但全球变暖是大趋势,还是多担心温度会越来越高!”

  

  全球多地遭遇极热天气

  而尽管全球都在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并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仍有人持不同意见。有人说地球历史上沧海桑田,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变化有很多,连电影《冰河时代》都拍了续集5了!有人说不用担心变暖,地球刚出生那会儿还是熔融状态,这几十亿年一直在降温呢,最近才增暖多少啊!这仿佛是在说“人生下来就在死去”这样一个命题。但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动辄数万、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以上,而这次来势汹涌的全球变暖是最近50多年才有的事,时间尺度相差了至少数百倍,这更像是得了一场流感呐!“人生下来就在死去”和“最近得了流感可能两周就会死去”,这可不是一个话题,流感高烧,应该尽快看医生,而不是思考人生啊!

  在过去的150年间,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从280飙升至410,但在之前更遥远的80万年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从未超过300,而一直在150—300的区间内波动。

  

  如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自然影响。目前应对全球变暖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气候工程,比如在太空中放置一些镜子反射太阳光,在海洋上空人工造云等来对太阳辐射进行管理。另一种是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比如捕获二氧化碳、植树造林等。现在气候工程更多地还是处于研究阶段,捕获二氧化碳的技术成本也还较高,所以主流的应对方法依然是减排,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也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数字科技馆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