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弱肉强食的生存之战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7-01-24

  在自然界里,生物之间为了生存而战比人类战争还要早得多,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好像存在着无数条看不见的“战线”,可以说是真正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生物入侵之战就不会停止

  生物战争的主角或许是一株草木,或许是脚下的虫子,也或许是渺小到无法看见的菌。自然界中,众多的生物在经过长期的生存斗争后,获得了各自的生活区域。每个物种生活的区域趋于稳定,每个区域内的物种也趋于稳定。加上地球表面的山脉、海洋、河流、沙漠以及各种自然因素,这些都成了隔离屏障,使得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能轻而易举地“移民”到别的区域,这样就保证了生态的稳定性。

  可是,如果某些物种因为偶然的原因作为“移民”来到异地的自然环境中,便有可能与当地物种展开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的“战争”。一些适应能力都很强的外来物种很可能取得胜利,从而继续扩张,使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有时还会给当地生物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种现象就称为外来生物入侵。

  

  红色生物入侵螃蟹横行澳洲

  造成生物入侵的危害是因为我们人类吗?

  在自然界,确实存在着自然发生的生物入侵现象。物种的分布和扩张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是地球史的一部分,即使时光倒回千百次,此现象也不可避免。只是在生物史时期,物种自然入侵的机会极小,所带来的危害也很小。

  尤其是最近三四百年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的科技、产业、商贸、旅行等的大规模发展,地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地球似乎越变越“小”,而物种交流的机会却无限增大。由于对生物入侵的危害一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人类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无意地帮助完成了生物的迁徙,或者为了某种需求或利益,有意地转移物种,从而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物入侵问题,引发了生态系统的灾难。

  德国小蠊原是一种产于非洲的小型蟑螂,但其繁殖速度却特别快。20多年前,德国小蠊随着进口商品被偶然带到中国,在短短数年中大规模繁殖,遍及中国所有城乡。德国小蠊在中国广泛分布,难以防控制,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如果说,德国小蠊的入侵是人类无意间造成的,那么水葫芦入侵世界各地,则完全是人们有意为之的恶果。原产于南美洲的水葫芦由于花朵艳丽,被许多国家当作观赏植物引种,而且它还可以净化水质,可作动物饲料,因而被推广。结果,水葫芦每到一地便疯狂繁殖,从而形成严重的“绿色污染”,而且无法控制和彻底清除。

  

  德国小蠊

  目前防治水葫芦的方法主要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打捞和综合治理等几种方法。

  化学防治简便迅速,常用除草剂等进行防治。但除草剂对水体破坏性大,污染环境,而且无法清除,效果难持久。生物防治法是从水葫芦原产地引进其天敌,建立种群,对水葫芦实施长期的控制。生物防治成本低,效果持久,但缺点是见效慢。人工及机械防除方法是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处理,见效快,但劳动强度大。综合治理方法是采用上述各项防治措施,取长补短,将水葫芦的种群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的状态下。

  专家认为:若想有效阻止水葫芦的疯长,关键是要净化水质,消除适合其生长的环境。

  根据趋利避害原则,专家研究出三种综合利用水葫芦的渠道:通过发酵转化,提高水葫芦蛋白质含量,制成饲料;利用水葫芦中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特点,制作有机、无机复合肥;从中提取营养素,加工提炼食品、保健品、药品及饲料添加剂。

  利用水葫芦净化污水是一种成本低廉、节约能源、效益较高的简便易行方法。专家表示,今后将推行利用水葫芦治理污水的模式,使污水和水葫芦都成为有价值的资源。

  

  水葫芦泛滥成灾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