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找不到北?你的大脑少了这种定位系统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6-14 作者:赵苗苗

  对于从来分不清楚东南西北,只懂前后左右的“路盲”来说,导航APP的存在就意味着“天下任我走,反正丢不了”的任性,意味着避免了下车问路的尴尬。

  “咋着,找不着北啦”

  “……从来就没找到过”

   

  各类导航软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成为“路盲”手机中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然而,科学家不会像“路盲”们一样只顾着高兴,他们还会进行更深层的思考——“路盲”症状是不是天生的?

  认识自身很难,科学地认识自身更难,尽管从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就孜孜不倦地探讨关于“路盲”的问题,但是却鲜有进展。早在1971年,伦敦大学约翰·奥基夫教授最早发现了动物和人的大脑中的位置细胞,并认定它们是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关键细胞之一。有趣的是,奥基夫发现这些位置细胞并不是一直在工作,只有“特定的代表”在特定的位置能被激活,这就说明这些位置细胞并非只是简单接收视觉信息,而是在构建动物辨识自身所在位置的大脑地图。

  但是只有位置细胞可没办法精确定位,2005年,神经心理学家 Moser夫妇终于发现了大脑自带GPS的另一个部分:位于内嗅觉皮层的“网格细胞”,它拥有运动和空间位置的导航功能,与位置细胞相比,正是二维和三维概念的区别。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研究,2013年8月,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约书亚·雅各布斯经过研究,终于确定“网格细胞”同样存在于人脑。

  于是,人类如何认路的问题解决了,先是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信息定好坐标,再由它们协同方向细胞为大脑“绘制地图”,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细胞共同作用,大脑默默储存着这些信息,以便将来人们用到它的时候可以快速提取。简单点说:位置细胞+网格细胞+方向细胞=大脑GPS!

  由此可知,“路盲”还真有“天生”的原因。如果大脑中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功能减弱,或细胞数量较少,或细胞没有完全被激活,就会出现导航能力较差,或不能导航等问题。但是需要注意,能力受到基因影响,更与后天环境和训练相关。

  比如,“路盲”虽然对方向不是很敏感,但是对于具体的物体却总能快速辨别,这些都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为什么出租车司机拥有辨别方向的“超级大脑”?因为他们频繁使用大脑的GPS能力,也就熟能生巧。因此,人们平时总是喜欢说“方向感”,也就是“空间能力”可以由后天训练得以发展,特别是儿童时期受到的训练,如玩积木、组装模型等具有空间感的游戏。

  科技的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导航APP终究只能存在于手机等媒介中。对其频繁地使用虽谈不上对人脑有害处,但是如果人们失去媒介,可能会陷入更大的麻烦中。更何况导航有时候也不是那么靠谱。

  原地也迷路:“导航箭头到底指哪里,为什么总跟着我转圈圈?”

  高架也迷路:“到底是高架上面走还是高架下面走?”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原来这个园区还有北区……所以北区在哪里?”

  在不熟悉的地方迷路:“小路越走越荒凉,终于走到菜地里。”

  到头来还是免不了要尴尬问路,甚至有时候还需要拨打110求助……大脑是常用常新的,既然“路盲”症状可以后天缓解,不如多走出家门去锻炼空间感,期待有一天“路盲”们不需要导航也能自豪说出:“找到北了!”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