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最让你深信不疑的十大谣言 看你中招几个?

央广网科技 2018-03-09

  1.自家榨油比购买的食用油更安全?

  

  流言: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食品安全,于是很多人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仅馒头、面包、饺子等自己在家“DIY”,就连油也要在家自己榨,网上大火的家用榨油机,一天都能销售好几百台。

  真相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蒋彤表示,自己榨油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杂质脱不掉,植物油中本身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就比较多,容易氧化变质,有了这些杂质后会变得更无法妥善保存,而且放得时间越长,越容易氧化,食用也就越危险。

  其次,不管是花生、大豆还是菜籽,都有被黄曲霉毒素侵染的可能。在油的精炼过程中,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会被去掉,所以精炼油并不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而自己榨油不进行精炼,超标的可能性就很大,黄曲霉素的致癌性是很高的。因此,自己在家榨油并不比买超市的油安全。”

  2.没有“GB18186”代码的酱油会致癌?

  

  流言: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的粮食酿造的酱油有国家标准代码,酿造酱油代码为GB18186。凡没有这个代码的酱油,都是化学黑焦糖勾兑产品,食用后使人患上肝癌!市场上所有酱油,不管是哪里名牌,只要没有这个代码一律不要购买!

  真相

  在国家标准中,GB表示强制标准,只要某家厂商制造和销售酱油,就必须符合相关规定;GB/T表示推荐标准,可以遵循,也可以不遵循。

  自2017年3月23日起,酿造酱油的标准(GB/T18166-2000),已经变成了推荐性级别,不再强制执行。也就是说,GB/T 18166取代了GB18166,从而减少检验步骤、降低流动成本。

  而“酱油致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配制酱油中普遍会用到一种可增加酱油色泽的添加剂——“焦糖色”,这种添加剂中含有“4-甲基咪唑”。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清单中,“4-甲基咪唑”属于可能令人类致癌物质(2B级),即“可能”致癌, 2B级致癌的可能性“在动物和人群的证据都不足”。

  按照目前的检测数据,人们每天从酱油中摄入的“4-甲基咪唑”也是完全符合国际相关规定和法定标准的。

  3.吃虾皮补钙可不可取?

  

  流言:

  虾皮,素有“钙的仓库”之称,很多老年人把虾皮当做补钙佳品。

  真相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虾皮中钙含量高达991毫克/100克,但虾皮中也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和大量的盐分,其钠含量是牛奶钠含量的136倍。如果吃太多虾皮,钙可能能够补上来,但是对于血脂和血压却是极其不利的。

  4.谢顶的人涂抹姜汁可以生发?

  

  流言:

  谢顶的人涂抹姜汁可以生发,只要坚持用新鲜的姜片或姜汁每天擦几次头皮,用不了多久头发就可以重新长出来。

  真相

  引起脱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衰老、化疗(化疗药物会攻击分裂旺盛的细胞)等等。常见的病理性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免疫,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把正常的毛囊当作敌人,导致头发突然大量脱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脱发区,也就是斑秃。

  另一个是雄激素,雄激素引起的脱发,称为雄激素性脱发。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男士特有的烦恼,其实不然,雄激素性脱发男女都可发病,是最常见的脱发原因。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秦丽娜介绍:“谢顶的人单靠涂抹姜汁来生发,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人头顶的皮肤都很薄很亮,而且毛孔特别小,这说明它的毛囊大部分已经萎缩坏死了,只靠涂抹姜汁来促进生发,不仅没有作用,如果力道过大或频次过多,反而还会加速毛囊的老化。

  5.无糖软饮料比有糖软饮料更益于减肥?

  

  流言:

  一些无糖饮料的最大卖点在于“无糖”,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会认定包装上的“低糖”或“无糖”字样,并且无节制的饮用。网络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瘦,无糖饮料比水还好。

  真相

  专家表示,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软饮料,比如低糖可乐,对减肥并没有帮助,甚至和有糖饮料一样,都是引发肥胖的重要原因。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巴西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并没有证据显示,无糖饮料有益于减肥,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人们以为无糖饮料含糖量低,所以反而喝得更多。

  想要保持合理的体重,并不只是换一个产品那么简单。每日消耗的热量要抵消摄取的热量才行。因此,不要只盯着无糖饮料,要更加注意整体的饮食结构,这才是最重要的。

  6.一盘蚊香=六支烟?

  

  流言:

  最近有一则新闻称:“安徽一家五口,点20盘蚊香开空调睡一晚后,身体不适。”随之而来的:“人长时间待在点燃蚊香的房屋中会中毒”、“一盘蚊香等于六包烟”等言论开始在网上流传。

  真相

  符合安全标准的,市场允许销售的蚊香,大多是以除虫菊酯作为杀虫剂。除虫菊酯是一种模拟天然除虫菊的合成杀虫剂,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它可以扰乱蚊虫的神经系统,使其死亡,真正的低毒高效。

  除虫菊酯在蚊香中的含量很低,对人类毒性不高,也没有致癌致畸效应。而且菊酯类物质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农药,生产时其用量已被严格规定,厂家在生产之前会做毒理实验,确保安全才能获得登记号用以生产。

  尽管低毒,但是蚊香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当家有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或是哮喘病人时,最好使用物理防蚊法,比如蚊帐、纱窗、纱门等。

  7.遇到地震时“生命三角求生法”能救命?

  

  流言:

  地震来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例如地震发生时在床上的则要翻身下床趴在床边,在室内活动的人要到桌子、冰箱、沙发旁蹲下等,理由是当倒塌物压到这些物件上时,三角形的空间可以让人幸存或减少伤害。

  真相

  “生命三角求生法”并不靠谱。因为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而其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在观察地震废墟时,尽管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

  8.正常人多吸氧可保健?

  

  流言:

  近期,有少数制氧机厂商为了推销产品,对外宣传称,正常人多吸氧也能保健。

  真相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出制氧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制氧机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处方每日使用的时间和流速来使用,从而降低适应症选择不当带来的风险,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9.按“333”食谱 不锻炼也能瘦?

  

  流言:

  朋友圈里流行一种火爆的“减肥食谱”,宣称照着吃一个月,不用锻炼也能瘦。这套食谱的核心是:全天主食都要以粗粮为主,蔬菜尽量生吃,加工程序越少越好,还要遵守三分之一碳水化合物、三分之一蛋白质、三分之一高纤维的“333”法则。

  真相

  粗粮真的是减肥 “法宝”吗?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主任赵霞说,小伙伴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粗粮的热量。其实粗粮跟大米的热量差不多,之所以说粗粮能减肥,是因为粗粮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的升高,增加饱腹感,并不是因为它们热量低。

  赵霞指出,从营养学角度分析,生吃蔬菜不一定营养成分更高,有些蔬菜熟了吃更有营养,比如西红柿加热过程会释放番红素,胡萝卜与脂类加热后,其中的胡萝卜类更容易被身体利用吸收。

  对于“333”饮食法,赵霞认为:一份健康的减肥食谱,比例应该有科学性,食材不应保持不变,反而要变换更多的花样,使自己每天的饮食结构热量合理、营养均衡。这种朋友圈推荐的食谱,虽然可以减掉体重,但长期坚持会损害身体健康。

  10.狂犬病疫苗无用?

  

  流言:

  西安市龙女士在6月20日被狗咬伤腿部、虽然及时注射了四针狂犬病疫苗,但20多天后仍然病发死亡。“狂犬病疫苗无用”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真相

  目前,我国对注射狂犬病疫苗有着细致而严格的规定,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明确规定“II 级和III 级暴露者,应在被咬伤后的第 0、 3、 7、 14 和 28 天各接种 1 剂,共 5 剂狂犬病疫苗,并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疫苗进行接种”此外,如今不少医院也会给患者注射免疫球蛋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于增强咬伤后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恢复具有很好的作用。

  但注射狂犬疫苗后,确实依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比如伤口很深,导致处理不彻底;或者在注射疫苗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开始蔓延,最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还有可能是注射了疫苗后,患者的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但这不能断言狂犬疫苗是无用的。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央广网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